元太妃待客格外的友好與客氣,待李夫人一進門就讓人上了茶來,又說:“想當年老身還未離京的時候倒還見過你,你不過才嫁到李家,繼室多艱辛,還曾到公眾同老身訴苦,如今卻也已為人母了。”
對著元太妃,李夫人的那些個眼高于頂盡數沒了,畢竟先帝一生也僅一后一妃兩個女人,元太妃當年在后宮中的地位是除了李太后最尊貴的,更兼之李太后寂寞,同元太妃還不像別的帝王的后宮那般,竟是坐起了朋友。因有李太后對元太妃示好在前,李家一眾人對元太妃也是非常尊敬。
孫氏道:“那都是陳年往事了,難為太妃還記得。”
元太妃又問:“對了,太后老姐姐最近的身子怎么樣了,好多年沒見,只每每傳于信封,倒是怪想的。”
“太后身子骨硬朗,就是有些想念太妃。”孫氏有些把握不住太妃的意思,也不敢貿于提起這求親一事。
就這般面上客套了一會兒,元太妃見了孫氏不提,自己反倒是主動提了出來,“我知曉你們過來的用意,是為了結兒女親家,左右我們兩家素來關系就好,將懷瑜給嫁過去也不怕受欺負,你道是如何?”
溫懷瑜聽著太妃說這,就想上前來拒絕,卻被辛九娘緊緊的攥住了手腕。那孫氏尷尬的笑笑。
“我今兒過來,一是看望太妃,二就是如太妃所說,想同王府結親,太后說王府如今繼室所出的女兒脾性甚好,想來就是太妃口中的懷瑜了吧?”
王妃繼室所出的懷瑜?
溫懷瑜在旁忍不住發愣。
小陳氏忍不住沾沾自喜。
不過其余人都不覺得驚訝,太妃淡淡道:“你是記錯了吧,如今我們這位王妃所說的乃是三姑娘懷婉,二姑娘懷瑜乃是郡主。”
“所以,其實你們李家看中的是懷婉而不是懷瑜?”
孫氏覺得有些尷尬,但還是應道說:“也是當初我們說的不太明白,都道是看中的端王府的姑娘,卻沒說是哪個姑娘,竟讓太妃給誤會了,不過確實是三姑娘而非郡主。”事已至此還有什么好說的,元太妃對孫氏就有些冷淡說:“既然你們看中的是我們府上的三姑娘,這不,懷婉的生母就在那兒,你們自去說就好了,也沒的耽誤老身的功夫。”
孫氏自知自己使的小把戲不能瞞得過太妃,見太妃這個態度倒覺得正常,心中也慶幸太妃沒有繼續追究下去,她的兒子總算不用娶這么個郡主了。
至于溫懷婉——孫氏當然也沒打算讓李琇呈就這樣娶了王府的三姑娘,只是剛剛她們過來的時候,孫氏正為如何在太妃跟前推拒郡主而為難。
卻是小陳氏看出了她的心思,于是道:“這有什么好為難的,當初李家給我們太妃的信函中也只說了要求娶王府的姑娘,卻沒說是幾姑娘,李夫人倒不如推拒說是我們三姑娘,放心,我這人好說話,過后李夫人若是不想結下這門親事,我大可以不將她認下。”于是才有了孫氏剛剛那一番說辭。
可剛待孫氏悄悄的在心中松了一口氣,元太妃卻說了句話,讓她的那些小算盤盡數給打亂。</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