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人是宮中皇后身邊的李公公,正如孫氏所想的那般,是來傳話的。
只道一聲“皇后薨了”,眾人都驚訝了。
孫氏心中卻正是高興,想著一會兒要用何等說辭引導言論,讓人將皇后的事引到李琇瑩的身上。
不妨李琇瑩竟然是頭一個反應過來的人,她立時便跪了下去,大聲哭喊道:“姑母……”
眾人這才跟著跪了下去。
孫氏只覺得天旋地轉一般,李琇瑩做到這個份上,你說她克死了皇后,總是有些站不住腳的。
在一片哀鳴聲中,李琇瑩又頭一個道:“我于這十幾年生涯中,姑母待我從來都是最好的,今聞姑母薨,心中甚是悲憤,何苦還要過生辰,便在此發個誓,從此以后,每年逢我生辰,全然不慶賀,只為姑母誦經祈福罷了。”
眾人大贊,“李大姑娘大義。”
李琇瑩又說:“姑母薨,我心悲傷,自此三月,全然不接外客,焚香戒齋,只一心為姑母祈福。”眾人又說:“李大姑娘孝心可鑒,想來皇后在天有靈也是欣慰的。”
孫氏只覺得暈頭轉向,記憶中的李琇瑩何嘗是個會說話的,又何嘗是個會這般做表面功夫的?
那個人死心眼,不論做了什么總是不說出來的。
她這般一搶白,孫氏要再說是李琇瑩將皇后克死的,怕真真要被人罵,可孫氏又不甘心。
她不甘心又能如何?到底眾人都散了回去,李氏人也匆匆到了皇后宮里,去看皇后最后一面。
李琇瑩哭的最為傷心,辛九娘就在她的跟前,聽得也很不是滋味,那并非是做樣子,倒像是真的很傷心。
等出宮的時候,李琇瑩自己都邁不開步子了,也是,早前腳傷就沒好,更不用說后來都沒個空歇息,直接奔向了皇宮里。
她整個人要依仗著辛九娘才能走起路來,不曉得內里的人都說,李大姑娘是真孝順,皇后一走,她傷心的連路都走不成了。
等回到了屋里,女醫來給李琇瑩看了腳傷,并敷了藥,她坐在榻上,很是有些木然,一臉凄凄慘慘的樣子,同先前那個說要對付孫氏的李琇瑩一點都不像是同一個人。
辛九娘同溫蕓汐就坐在她的榻沿邊,兩兩相望,溫蕓汐先開口說:“我之前聽聞皇后的身子一直都不大好,每日里都在宮殿里待著,不能見風,想來也很是煎熬,這一走倒好似是解脫了,大姑娘也別太傷心,仔細傷壞了身子。”
“姑祖母同姑母是待我最好的人……”李琇瑩這才緩緩開口說,“那時我剛出生母親就去了,父親便迎了孫氏進府,我雖占著嫡長女的身份,卻被孫氏不待見,久而久之,父親眼底也沒我這個女兒,直到六歲那年,我被接到宮中,在姑祖母同姑母的身邊生活了整整四年,那四年是我最最無拘無束的日子,與姑祖母的寵溺不同,卻是姑母告訴我人心叵測,善惡難分,她既放縱我的性情,從不強逼著我同他人說話,卻又手把手的教我,該如何倚仗著自身的優勢,去應對那些別有用心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