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罷了,誰讓哀家是太后呢,既要做這后宮前朝的實際掌權人,總是要有所犧牲的。”
“柏愛卿,謝謝你提醒哀家。”
柏華清跪下道:“太后言重了,臣不敢當。”
跪安的時候正逢辛九娘被宣召過來,二人目不斜視的錯身而過,辛九娘緊握的手掌心乍然松開,滿手心的汗。
待到了太后的宮中,辛九娘請安問好。
太后久久不言,只一眼不眨的看著她。
辛九娘垂下的眼眸一動不動,生怕太后看出什么。
許久,太后似是乏了,靠在后頭,闔上眼睛道:“你起吧。”“也許你心中在怨哀家,不論如何,哀家待你們端王府中總是不錯的。”
是不錯,端王父子的死是太后一手炮制而成,不曾有一絲心軟。
“至少哀家將這皇位的寶座傳給了你們端王府中,足以抵消許多了不是嗎?”
于太后這等利欲熏心的人的心中,也許當真是這樣。
若是可以的話,辛九娘只想要自己的夫君。
只是事已至此。
她如太后所料想的那般,鄒媚道:“太后此等大恩大德,臣婦心中銘記。”
果然,在權力的面前,任何人都不能免俗,太后譏諷的想著,又安下心來,這樣她便不用擔心,辛九娘對她懷有恨意,不用擔心她會做出些什么。
也不過是個見識淺薄的婦人罷了。辛九娘心底卻是在想,太后將端王和她夫君給害死,偏又給了他們家最利的一把劍,如今她偽裝成這般模樣,等以后有了機會,她一定會讓太后為昔日的所作所為付出代價。
辛九娘的低眉順眼取悅了太后,太后格外恩賞讓她在宮中用膳。
再度回到端王府,約莫過了四十九日,圣旨就傳到了端王府中。
圣令世孫為新帝,辛九娘母憑子貴,為圣母皇太后,和當今皇后一居東宮,一居西宮,太皇太后垂簾聽政。
十月二十四日,新帝登基。
辛九娘領著溫維幀,身著黃袍的少年人煞有其事的一步一步走向皇位,看著底下人對他俯首稱臣。
一聲“平身”,煞有威嚴。
似乎他就是天生的帝王一般。皇上登基五日后,宋首輔生了一場大病,等病痊愈后,便要告老還鄉。
溫維幀挽回了許久,耐不住宋首輔要回去,只能允了。
又擢升宋家一派宋衡并裴金玉。
柏華清居首輔位,終是得償所愿。
后宮初定,這一日里辛九娘先是召見了辛瓊玉,因著先前大家將話說開,兩人關系有所緩和,再加之辛瓊玉也知辛九娘這一陣不好過,獨身一人將端王府給撐起來,到底心疼,就說:“眼下你總算是熬出了頭,想來維楨既居帝位,往后總歸不會有什么變數了。”
“哪里就有那么好,太皇太后先前不待見我,如今依然是,不過是不曾尋到合適的借口罷了。”辛九娘一開口便盡是苦澀。
“況為人母者,總是免不了為自家孩子操心的,就說如今太皇太后把持朝政,我的維楨不過是個提線木偶罷了,任由旁人擺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