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家伙,這真的是大夏的臣子嗎?會不會是在來之前就把他們大明給研究透徹了?
否則又怎么會想出這一系列的爵位繼承制度?
事實上,當年朱元璋制定的爵位繼承制度和李文浩所說的,一般無二。
只是朱棣在猶豫,要不要再用那一套。
現在居然直接被這家伙說出來了?
朱棣滿臉震驚的看著李文浩,那眼神像是在看妖怪。
不得不承認,這套爵位繼承制度,確實很好。
但問題是你一個外國的臣子,居然真的為大明獻計獻策?
父子倆沉默了好一會,朱棣方才點了點頭,“李相,多謝你為我大明獻計獻策,你辛苦了。”
李文浩淡然一笑,“陛下客氣,外臣不過只是說說罷了。”
朱棣深吸一口氣,目光灼灼的盯著他,“大夏有你這樣的謀士,實乃幸事。”
“不過朕想不明白……既然你是大夏的臣子,為何要為我大明出主意?難道就不怕我大明變得強大之后,對大夏不利?”
朱高熾的目光瞬間就集中到李文浩的身上,因為這也是他好奇的點。
一個他國的臣子,為大明出謀劃策,這怎么想都不正常。
最讓人費解的是,這條計策還相當的管用。
這個家伙,究竟想要干什么?
李文浩面色平靜,他當然知道朱棣不是那么好糊弄的,起疑心很正常。
這樣一位篡位的梟雄,若是給他一個毒計,肯定會被識破。
只有這種暫時看不出問題所在,需要慢慢積累才能顯現出效果的毒計,才能真正危害到大明的江山。
想到這,他笑著拱手道:“陛下,北方游牧民族,乃各國公敵也。”
“倘若大明能把他們給阻攔住,那豈不是也為我大夏做出了貢獻?”
“此舉,不用我大夏出一兵一卒就可保北方邊境無憂,何樂而不為呢?”
“因此,外臣出的這個計策,實則是為了大夏。”
這個時期北方的游牧民族還是非常強大的,不僅是大明一個國家面臨著被侵擾的煩惱。
類似大秦,大清,大夏,都有一樣的苦惱。
聽到這話,大殿內再次安靜了下來。
朱高熾,朱棣對視了一眼。
好像這么解釋也算合情合理。
只不過朱棣總覺得這家伙是話里有話,可他卻絲毫想不出問題出在哪里。
難道是自己多心了?
沉默片刻,朱棣突然笑著說:“哈哈,好,說的好。”
“李相真不愧是大夏的忠臣,處處為母國著想,可敬可佩。”
“你說的很對,在針對北方游牧民族這件事上,我們諸國就應該團結起來。”
“李相的三條防線的想法,對我大明來說很是實用,如此說來,朕該好好感謝李相才是。”
李文浩連連擺手,一臉真誠,“哎,能為貴國獻計獻策,乃李某之福分,說什么謝啊。”
朱棣笑著點了點頭,“跟李相這么一聊,朕發現咱倆是真投脾氣。”
“等到這次婚禮結束后,李相可千萬別急著回去,朕要和你好好聊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