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樣子大夏在收集情報這件事上,做的確實夠好。
這么隱蔽的事情,居然全被李文浩知道了?
看樣子大夏在大明一定是安插了不少的眼線。
等到自己當上皇上之后,必須要對大明境內進行一次大清掃。
朱高燧心里是這樣想的,可嘴上卻說:“父皇,這樣做不妥。”
朱棣微微皺起了眉頭,“為何?”
朱高燧一臉嚴肅的說:“如果你大張旗鼓的讓二哥回來,或者是去別的地方就潘,到時候史官肯定會知道這件事,二哥做的那些壞事,也會被記錄下來。”
“我大明不能因為二哥被世人所唾棄,不能遺臭萬年啊。”
朱棣眉頭一挑。
確實,朱高燧說的有道理,自己倒是真把這個給忽略了。
自己是一國之君,所做的任何事情都會被史官給寫下來,所以有些事必須要做的足夠的隱蔽,需要想的更加周全一些。
現在不去懲罰朱高煦不就是害怕把事情給鬧大嘛。
這要是真被史官給記下來了,那就是永遠都無法抹除的污點。
朱棣目光飄忽不定,沉思了許久,上下打量著朱高燧。
“老三,可你二哥做的這些事情實在是太過分了,難道就這么算了?”
“要是再讓他這么鬧下去,指不定會出什么亂子呢。”
“你說說,我們該如何是好?”
朱高燧心中一喜,這么多年了,父皇還是第一次請教自己。
雖說只是隨便的問一問,但已經和以前有了很大的不同。
這種被重視的感覺,真是太好了。
朱高燧佯裝深思熟慮之后才說:“父皇,兒臣倒是有個想法,不僅不會影響到父皇你的名譽,而且還能把事情給解決了。”
朱棣聞言一喜,饒有興致的看著他,“是嗎?說說看。”
本來他也就是隨口一問,沒想到老三居然還真有法子?
看著朱棣那滿臉好奇的樣子,朱高燧強壓著心中的激動,淡淡的說:“父皇,據兒臣所知,青州一直以來都有匪患,何不讓大哥前去剿匪呢?”
“當然,剿匪只是其次,主要的目的還是替父皇去教訓教訓二哥,讓他知道父皇已經很不高興了。”
“如此一來,既能把影響降到最低,還不會給史學家留下什么證據,又能教訓二哥,豈不美哉?”
“大哥那么精明能干的一個人,肯定能有辦法收拾二哥的。”
聽完了朱高燧的話,朱棣瞪大了眼睛,許久未曾回過神來。
這還是自己的三兒子嗎?什么時候變得這么聰明了?
不得不承認,這確實是個好法子。
以剿匪的名義,讓太子去青州,背地里給老二一個教訓。
到時候那些史官即便是知道事情的真相,也不敢明白的寫出來。
后人看到的,只能是某年某月,太子朱高熾去了青州剿匪,為民除害。
而不是皇帝大怒,召漢王朱高煦回京訓斥。
沒想到這個大難題如此輕易就被自己的兒子給解決了?
朱高燧龍顏大悅,瞬間就放松了下來。
他滿臉欣賞的看著朱高燧,伸手拍了拍他的肩膀,“老三,沒想到你這么聰明,這次你算是幫父皇解決了大難題啊……”
朱高燧笑的嘴都歪了。
果然,按照李文浩說的去做,一切都好起來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