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話一出,整個大殿瞬間陷入了死一般的安靜。
如果不是場合不合適的話,他們都準備動手了。
聽聽,這特么是人能說出來的話嗎?
什么叫人家大夏這么搞就沒事?還不是因為大夏的政策好?
為什么政策好?
當然是李文浩搞出來的啊。
難道要讓他們承認,大漢這滿朝文武都比不上大夏一個李文浩嗎?
這實在是太打擊人了。
這種話,是能說出來的嗎?
自己心里清楚,和當著那么多人的面說出來,完全就是兩回事。
很快,朝會散去之后,覺得丟了面子的這些臣子們,滿臉怒氣的回到自己的府中。
這一次,是大漢的這些年輕的學子們,獲得了勝利。
不過像是漢武帝他們這些聰明人,都能從這件事當中總結出一個道理,那就是大漢年輕一代的學者,受到大夏的影響實在是太過深遠。
大漢是這樣,那么其他國家也好不到哪里去。
甚至,都已經有人對李文浩,產生了個人崇拜。
這種影響也許一時半會看不出來,可慢慢的,就會在無形之中改變一些東西。
與此同時,備受關注的李相爺,已經帶著大夏的兵馬來到了戰爭的最前線。
很快就見到了一位比較特殊的客人。
李文浩滿臉詫異的看著面前這風韻猶存的蕭太后,微笑著說:“太后,到這里來是不是太危險了?”
蕭太后當然也是第一次的見到大夏這位李相爺,傳說中的活閻王。
她對李文浩可以說是聞名已久,只是第一次見面,卻沒想到原來是如此帥氣的一個少年郎。
但太后就是太后,什么場面沒經歷過?足以做到喜怒不形于色,即便是有些動容也不會體現出來。
于是她便寵著李文浩深施一禮,“回相爺,你們大夏的女帝都親臨戰場,我這個大遼的太后理應過來和女帝陛下一起承擔這份風險。”
其實在文媚娘到達戰場的時候,這位太后也到了。
大遼的士兵們聽說自己家的太后來了,一個個就跟打了雞血似的,興奮的嗷嗷叫。
不過當時的李文浩正在趕來的路上,所以這個消息并沒有傳到他的手中。
現在李文浩看到堂堂的大遼太后出現在了戰場上,心里多少還是有些佩服的。
畢竟對于一個養尊處優多年的女人來說,能跑到這戰場前線是需要莫大的勇氣的。
當然,在這一點上,女帝做的也不錯。
戰場,并不是兒戲,敵人也不全都是蠢貨,戰爭是非常殘酷的,也是最無情的,什么情況都有可能會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