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實上,現在是我們在幫助美國抵御外部壓力……”
點了點頭,然后李毅安說道:
“現在西歐的北約成員國同樣也在增加軍事開支,他們在不同程度上幫助美國分擔了壓力,畢竟安全問題是現實的,在美國撤出的情況下,原本依賴其提供保護的國家都必須要為自己的安全負責。”
接著,李毅安又把話鋒一轉,繼續說。
“不過最重要的并不是美國的這些盟友在增加軍費開支,而是美國通過這種戰略收縮,把蘇聯拖入一個陷阱之中。”
“把蘇聯拖入陷阱之中?”
李奕軒想了一下,然后說道:
“父親,您指的是伴隨著美國的戰略收縮,會留下很多戰略空間,而蘇聯肯定會千方百計的去填補這些戰略空間。
但是填補這些戰略空間拉攏那些小國是需要付出資金的,是嗎?”
“對!”
點了點頭,李毅安說道:
“并不僅僅只是拉攏那些小國,為什么勃列日涅夫愿意低價向我們供應石油,并且向西歐國家低價供應石油?本質上都是因為美國的戰略收縮讓莫斯科看到了機會,他們希望通過這種示好,調整與我們之間的關系,從而全力對付美國。
這才是莫斯科的真實用意。但是在這個過程之中,他們是需要付出大量的代價的。從短期來說,現在石油危機之后的油價暴漲會讓蘇聯獲得大血包,但是,一旦石油價格下跌了呢?”
父親的反問讓李奕軒整個人都陷入了沉思之中,他想了一會兒,然后說:
“父親也就是說現在美國進行的戰略收縮實際上是一種戰略示弱,他們通過這種布局來讓蘇聯消耗自身并不多的資源。
從而為下一輪對抗做準備,是嗎?”
看著兒子,李毅安點了點頭,對于兒子這么快就能看出其中的關鍵,他是非常滿意的。
畢竟哪怕是在另一個世界,即便是到了21世紀,人們站在歷史巨人的肩膀上,仍然有很多人無法看透這一點。
他們甚至想當然的認為,70年代美國就是因為在越南被放了血,所以他們就開始進行戰略收縮。
然后開始了蘇攻美守的時代,在接下來的十幾年里,全世界都看到了蘇聯的氣勢洶洶。
當然越戰的大出血是美國進行戰略收縮的原因之一。
但是卻很少有人從戰略的角度上去分析美國進行戰略收縮的另一個原因,就是為蘇聯準備了一個陷阱。
或者說精心構建了一個陷阱。
面對這個陷阱,或者說面對能夠成為世界老大的誘惑,莫斯科是沒有辦法抗拒的,他們迎頭而上。
也正因如此,誕生了百億補貼勛多多。
這樣的百億補貼對于蘇聯來說無疑是一個沉重的負擔,畢竟本身蘇聯的血包并不雄厚。
更何況,那些接受援助的國家本身都是二五仔——在美國強勢的時候,他們接受美國的援助,美國沒錢了,他們立即倒向了蘇聯。
把大量的資金砸在這些國家身上,能夠收獲什么?
收獲一堆感謝嗎?
是的,他們是會說謝謝的,等到蘇聯解體的時候,他們感謝的方式就是——拒絕償還欠下蘇聯的債務,當然他們也沒有能力歸還債務。
當然這都是后話了。
“所以也就是說……”
話音稍微頓了一下,李奕軒分析道:
“在不久的將來,美國就會重新發起他們的攻勢,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