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想到會在飛機上碰到一名工程師,聽說一開始的時候,檳城的化工工業園是英國工程師手把手的教你們是嗎?。”
“差不多吧,”
韓志行點了點頭,說道:
“五二年,倫敦毒霧事件之后,倫敦許多化工企業和工廠被迫搬遷,當時總理府就抓住機會前往英國招商,親自邀請帝國化工等化工企業來大馬投資,這也就是化工工業園的起步……”
他語氣輕松的說著檳城化工產業的起步史。張麗則是一副非常感興趣的模樣,二十多年來,檳城化工工業園區,早就發展成為亞洲第二大化工工業園區,業務涵蓋石油、油漆、工業化學品、炸藥、農藥、纖維等化工領域,,產值超過25億美元。
看似不多,但是對于去年國民生產總值剛剛突破248億美元的大馬來說,檳城化工工業園產值,相當于其國民生產總值的10%以上,由此可見其重要性。
“制造業是檳城經濟最重要的組成部分,已成為檳城的支柱產業,除非了化工產業發達之外,許多國際電子公司在檳城設廠。在檳島南部的自由工業區是生產電視機以及電子產品周邊的配備、電路板或晶片基地。除了當地的科技公司之外,還有來來自sea、英國以及美國的企業……”
在簡單的介紹了檳城的產業經濟之后,韓志行看著張麗說道:
“你為什么會對大馬感興趣?似乎并沒有多少人關注那里。”
聽著他的問題,張麗忽然笑了,看他說道:
“就是因為沒有人關注,所以,我才要到那里采訪,因為沒有人關注嘛,雖然它的經濟上無法與棉蘭老、泗水相比,但是我們都知道,那里就是離岸金融中心,它們的gdp水份很大的,相比之下,大馬的產業經濟方面發展非常迅速,而且它還是第一個完成產業升級的,去年大馬的工業產值中,紡織、制鞋、玩具之類的輕工業只占到其工業產值的15%,而化工、機械制造、汽車、冶金,有色金屬以及電子工業則占到工業產值的一半以上……”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大馬已經實現了產業升級,與暹羅最近幾年才開始進行產業升級不同,大馬早在二十一年前,就已經開始這方面的布局了,通過不斷的引進外資和技術,一點點的完成了產業結構的升級。
不僅如此,大馬甚至開始向暹羅和撣邦進行投資,將部分勞動密集型產業轉移到了國外。
“去年大馬的人均gdp是1380美元!相當于sea的30%,人均工資是980美元,相當于sea的20%。”
其實,去年sea的經濟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石油危機”的影響,快速增長的經濟,第一次減速,人均gdp僅僅只有4392美元,原本根據樂觀的估算,應該超過4500美元,相當于美國人均gdp的65%-70%。
不過去年美國的經濟同樣受到“石油危機”的影響,其人均gdp只有6500美元。
sea的人均gdp相當于美國的67%,按照樂觀估計從理論上來說,sea的人均gdp有希望在10年內追趕上美國水平。
當然,這只是經濟學家的理論模型。
“在南洋自由貿易區中,大馬的經濟情況最好,發展最迅速,不出意外的話,它將會在三年后邁入中等發達國家標準的門檻,也就是2000美元的門檻。所以,我希望到大馬進行一些采訪,記錄下……”
朝著機窗外看去,張麗笑道:
“記錄下,它邁進中等發達國家標準門檻的前一刻。”
看著身邊的女人,韓志行想了一下,然后說道:
“也許會更快。”
張麗詫異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