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伊里安號報告,他們的第一波次也已起飛。”通訊官說。
霍長青拿起望遠鏡看向遠方。果然,從“西伊里安號“上升起的戰機編隊正在爬升,在晨光中閃閃發亮。兩艘航母同時作業的場景壯觀得令人窒息——這正是長安想要的效果。
讓全世界看到sea所擁有的強大的海上力量。
“通知各艦,按計劃展開防空演練。”霍長青命令道,
“讓我們的朋友和對手都看清楚,在這片海域,誰說了算。”
在3000米高空,張鴻遠中校的編隊完成了集結。從“婆羅洲號“起飛的十二架f-4與“西伊里安號“起飛的十二架f2戰斗機匯合,組成龐大的打擊編隊。在他們上方,還有四架f-2戰斗機擔任高空掩護,空中還有一架預警機在盤旋。
“紅鷹領隊呼叫所有單位,按預定航線前進,保持編隊。”張鴻遠通過無線電下達指令。他看了一眼座艙外的景象——二十四架戰機組成的攻擊力量在蔚藍的大海上空劃出壯觀的航跡。任何看到這一幕的敵人都會膽寒。
“注意,11點鐘方向,疑似有接觸。”
一架f-2的飛行員突然報告。
張鴻遠調整無線電頻率:“可能是蘇聯或北越的偵察機。別理會,繼續任務。讓他們拍個夠。
在“婆羅洲號“的作戰信息中心,雷達操作員緊張地盯著屏幕。
“確認接觸,方位325,距離80海里,高度5000米,速度400節。特征識別為很可能是圖-95rt,蘇聯海軍偵察型。”
霍長青少將點點頭:
“果然來了。告訴戰斗機巡邏組,保持距離監視,不要挑釁。我們今天的觀眾可不只有盟友。”
隨著演習的進行,兩艘航母不斷彈射新的戰機加入演練。f2戰斗機模擬了對陸攻擊,投下的炸彈在預定海域激起巨大的水柱。f-4戰斗機進行了高速攔截演示,展示了對空中威脅的快速反應能力。
下午14時,演習達到高潮。
兩艘航母同時回收和彈射飛機,展示了持續作戰能力。甲板上的地勤人員如同精密機器中的齒輪,高效運轉。每45秒就有一架飛機著艦或被彈射升空。
“司令,曼谷發來消息。”
通訊官遞給霍長青一份電報,
“地面行動已經展開。”
霍長青微微一笑:“告訴曼谷,sea海軍隨時準備捍衛盟友的利益。”他轉向羅致遠。
“現在,就看外界怎么解讀這個信號了。”
夕陽西下時,最后一架戰機安全著艦。張鴻遠中校疲憊但滿意地走出座艙。甲板上,地勤人員已經開始為明天的行動做準備。
在艦橋,霍長青少將看著漸漸暗下來的海面。某處,在北方幾百海里外,北越的領導人可能正在評估今天的所見所聞。他希望這個信息足夠明確——sea及其盟友不會坐視南越陷落。
“明天繼續,”
霍長青對羅致遠說,
“我們的聯合力量持續整整一周。讓所有人都記住這支艦隊的力量。”
夜幕降臨,但兩艘航母依然燈火通明。在冷戰最緊張的時刻,在大海這片戰略水域,sea的軍事力量如同這兩座浮動的鋼鐵城市,無聲卻有力地傳遞著一個信息:
不要輕舉妄動!</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