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美國制造是品質和實力的象征,可現在,走在街上,滿眼都是sea的品牌,這讓他心里很不是滋味。
街角的報刊亭前,穿工裝的男人正買報紙,他腰間的bp機閃著綠光,外殼上“國際電子”的標志在陽光下格外醒目,他甚至看了一眼自己的手機,同樣也帶著國際電子的標志。
等紅燈的間隙,他數了數路口的店鋪:音像店的招牌寫著“長虹影音”,雜貨店的櫥窗擺著tcl錄音機,所有的一切,似乎都是有sea的影子。
羅伯特嘆了口氣,sea產品確實有其優勢,價格低廉、質量上乘,可這背后,是美國本土產業的衰落,多少工人因此失去了工作,這讓他既無奈又擔憂。
作為會計師的他很清楚這一點,可是他卻是無能為力的,畢竟,sea貨的質量一直都擺在那里,這還不是最極端的,在醫院,很多現代化醫療檢查設備,都產自sea,美國的公司甚至都不會制造!
到了公司停車場,羅伯特剛停好車,就看到同事拉里從一輛榮光開拓者上走了下來,作為一款suv,它的油耗雖然高了點,但是空間卻很大。
“嘿,羅伯特,你的“charites”怎么樣”
拉里笑著說道:
“我這輛開拓者,油耗低得讓人驚喜。”
“還行吧。”
羅伯特淡淡地回應,說道:
“不過我有一種感覺,咱們好像都被sea汽車包圍了。”
“沒辦法啊,”
拉里聳聳肩,說道:
“誰讓它們又便宜又耐用呢。咱們公司新換的復印機,也是鳳凰的,比之前的幾個美國的品牌好用多了。”
羅伯特走進辦公樓,電梯上貼著“國際通用機械電梯”的標識。他搖了搖頭,sea制造已經滲透到了工作場所的方方面面。
他不禁想,長此以往,美國的制造業還能剩下些什么父親那輩人引以為傲的美國制造,難道就要這樣被淹沒在sea產品的洪流里嗎
他走到自己的辦公桌前,桌上的臺燈、電話、傳真機都是sea的。當然,電子計算機是ib的,但是……它的處理器卻是國際電子。
羅伯特坐下,看著這些sea產品,心里五味雜陳。他知道,在成本與性能面前,人們很難拒絕sea制造,尤其是性能,其實,sea的產品并不便宜,但是奈何他的性能好啊!
他忽然想起昨天在公司茶水間,同事們討論著要不要買撣邦產的辦公桌——因為比美國產的要便宜幾十美元。
還好,撣邦不是sea。
但是這些國家的產品充斥在美國的市場,又怎么能不讓人擔心呢這念頭讓他皺起眉,卻又不得不承認,在這個處處需要算計開銷的年代,sea制造就像空氣一樣,無處不在,無法回避。
甚至可以說他的生活,他所有的一切都被adesea所包圍著……</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