邪魔單位之間的交情太奇怪了,所見皆是利、小坑即是善。
一如,天兇羅睺圖謀陰錢神之法,陰錢神則視他為生意本錢。
而羅剎王更勝一籌,打算將他當作成道補料。
面對侃侃而談的羅剎王,周元一陣無語,也就他融入了羅剎國,否則還真看不到如此坦誠的羅剎王。
“如何,本王之謀可否有缺。”
“大王明慧,自然無缺。”
“既然如此為何不稱贊本王,并恭祝本王得道有望。”
好吧,是周元想多了,羅剎王不是對待下屬坦誠,而是為了顯擺威風與下屬的敬仰之言。
或許這就是邪魔單位的積威手段,能展現幾分兇威,就不袒露半點謙和。
在周元稱贊恭賀后,羅剎王方才滿意點頭,隨后語重心長道。
“你也看到了,國中有奸商耍弄手段,致使國庫空虛。
你那拉人獎勵暫且記下,等破了夜叉國本王加倍恩賜。”
“大王為何小瞧我,我為忠義羅剎,豈會貪圖錢財。”
羅剎王不準備支付許諾的請人獎勵了,這倒很符合邪魔單位用人在前,翻臉在后的舉動。
不過周元還是小瞧了羅剎王的果斷,與她那異于尋常的行為模式。
其聽聞忠義之言非但不虛,還以扇觸額頗為煩惱道。
“你這般憨傻讓本王怎么殺你,可不殺你,你不慎泄露本王之謀又該如何。
也罷,念在你癡心不移的份上,本王就將你關在王宮之中吧,待國戰之后再放你自由。”
“大王,謀劃之言好像是你主動說的。”
“確實如此,可你不問,我又怎會道出。
本王因你癡心、故不欺你,但我說與你保密是兩件事,不可一概而論。
本王能以真待你,你未必能以誠待我,為此本王需殺你止言,或困你封言。”
羅剎王之言令周元見識到了,遠超夜叉王的混亂模式。
夜叉王是為私利,方才尋外人襲擊部眾;羅剎王卻是因癡心而誠,也因癡心欲殺下屬。
兩者不同之處為,夜叉王本心就壞,羅剎王時好時壞。
即便如此,羅剎王也是夜叉、修羅、羅剎三國中,最靠譜的上級單位。
至少她對癡心者反饋真心,若堅定癡心不移的態度,她便不會打殺下屬。
“大王謹慎之心甚為有理,不過招募強者之事突然中止,恐怕會妨礙我國兵鋒。”
“此事你不必管了,那陰錢神可雇來不少幫手。
既然本王要殺他追回國中之財,自然要在此之前好生利用一番。”
羅剎王心意已定不容拒絕,周元的羅剎化身亦獲得了王宮靜修待遇。
期間他發現羅剎王屬于比較好交流的邪魔單位。
只要眾事皆依她,并表現出癡心之態,便能在羅剎王宮中通行。
為此,他操控羅剎化身探查起羅剎王宮的布局,看其中是否有隱藏之物。
另一邊,已知曉羅剎王之謀的天兇羅睺,主動前往了陰錢神府。
他并非要順應羅剎王之謀行事,而是準備改改約定順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