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象之變本為奇景,但不同的人會依照自身利益,從中解釋出多種含義。
比如大康遺民打出的旗號便是,血日墜空旭日歸,偽魏氣盡大康復。
若是王朝末年有人打出這等旗號,定會促使當地世家豪族心生警惕,并積極保存實力。
可如今大魏國運正盛武威勢大,各個豪族之主哪能不知這是一次獲取平亂功績的好機會。
為此不等鎮守校尉下令,各個豪族便主動吩咐家中子弟前去巡邏街坊與穩固城防。
他們算的很清楚,膽敢作亂起勢者定然有些手段,他們的協助未必能壓制賊兵鋒芒。
但功績不是只有敗敵可得,同仇敵愾如何不是忠義,舍身護國又怎能不算功績。
至于此中忠義是十分、還是三分,其實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們做了什么。
一時間,朔州治所昌益城中兵將暴增,城中治安亦急速上漲。
就連平時走街串巷的扒手都一反常態成了守法之民,唯恐被定個趁機謀亂之罪,丟入大獄層層拷問。
朔州大營之兵也在幾位將軍帶領下進入昌益城中布防,與那大營所在遙相呼應,成犄角之勢嚴陣以待。
城中百姓則惶恐者不多,氣憤者不少。
說什么,哪來的憨貨惹事,害的老子不能做工,等他們被捕后需用泥丸砸他個滿頭包。
城中行商與坐商更是破口大罵,心疼手中商品滯銷,今日財運受損。
最難受的還是有智妖魔,他們如今是有身份的正經人,可不想因叛逆謀亂而被層層篩查。
“作孽啊,那么喜歡爭斗,為何不入秘境攻伐,跑來人間逞什么兇。
到頭來你們丟了性命是小,我等失了身份是大,希望魏皇將作亂者送入楚國,讓那些妖魔封君好好教導一番他們。”
大康遺民惹了眾怒,作為一個惡名甚大的王朝,自然是評書與戲曲中的常客。
大魏之地傳唱甚廣的俠客英雄故事,大都有大康末年作為背景襯托。
時至如今,近乎不用額外解釋,魏國百姓一聽大康宗室之名,便知是那兇狠惡毒的壞人。
因此,此時的大康遺民除了展示出絕強的武力與神異玄妙的術法外,并無多少復國基礎。
可以說只要陷入鏖戰階段,他們便會陷入四方皆是敵、百姓難歸附的尷尬處境。
在這等情況下大康遺民既然選擇了起勢,自然是對手中實力很有信心。
隨著時間推移,大約已時末、午時初時,一只金鯉忽從云海之中游出,散發陣陣寶光、傳蕩金鈴之音。
待其飛至昌益城上方,城中百姓方才看清來者何其華貴。
卻是金鯉負亭撥云游光,飛檐四角各垂精美宮燈,青紫流蘇隨風而動,布幔紗簾如水波蕩漾。
四人靜坐青玉案,煮茶閑談傲兵將。
又見煮茶之爐升騰陣陣青煙,在那虛空之上繪成一景。
金墻紅柱正副六門的華美之城,藏樓臺隱煙塵似仙境,金甲力士闊步行,嬌艷神女飛天舞,八方寶塔綻毫光、圓潤明珠如天目。
這一刻,宛若仙人泛舟誤入塵世,又像天宮隱現靜待有緣。
不等城中兵將來問話,舟上閑人先開口。
“大兄你看,如今人間已經換了顏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