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康皇帝更是在心中連連感嘆丞相不智。
“丞相何時變得這般莽撞了,怎敢同時挑戰這么多秘境勢力。
且還多是道門勢力,非副掌門便是門主之尊。”
“他不是去攻打人間懷州之地了嗎,為何最后成了挑戰秘境道門,難道大魏累勢多年,已將多位道門掌教啟智?”
大康遺民心中的疑問并未因祖師之言減少,反而變得更多了。
與他們一樣,紙靈屋主同樣持疑問態度,且不能自解。
“你們究竟在做什么,難道要代我挑戰天下道門,意圖掀起正邪之戰?”
紙靈屋主蒯介之言雖然屬實,但這等罪責太過嚴重,大康遺民是萬萬擔不起的。
“祖師息怒,呂鑠師兄素來謹慎,定然不會同時沖撞如此多的道門勢力。
此中必有誤會,應是道門中人趁機埋伏,圍剿了出門在外的呂鑠師兄。”
故意招惹禍事與被動迎戰的意義完全不同,前者是包藏禍心,后者是被迫迎戰。
大康遺民想用此法消除引發正邪之戰的罪名,從而保留與紙靈屋主的至交關系。
他們成功了,紙靈屋主對道門之人,尤其是七星道人帶有偏見,認為他們是一群莽撞殺才。
但他們也得到了一個壞消息,那便是,從來沒有四大勢力圍攻,有此名者實為一人。
初聞此言大康遺民不敢置信,勉強接受后不由哀嘆。
“秘境人無這等繁雜身份,得此名者多半是人間道人。
可世間怎會有這等人,他為何能得此名位?”
若說懷州之事令大康遺民滿心疑惑,那么紙靈派之行便讓他們再難看清人間局勢。
此時多彩鮮活得人間,仿佛被蒙上了一層迷霧,且那霧氣越發厚重,足以遮擋前方之路。
大康皇帝心驚之下突然萌生一種奇特感覺。
“或許人間也是一處秘境,那人便是類似秘境領主一般的人物。
殺他應有所得,或能開天地寶箱見大造化。”
“可惜他威勢已成,若能早見其神異,那該多好。”
是夜,大康遺民輾轉難眠,懷州城中酒宴正酣。
遠在豐京的大魏皇帝雖未能東巡赴宴,但心中喜意同樣醉人。
待身側皇后詢問緣由,其方言你兒有福了,情義未散時那少年多半已高升若仙,幾分反饋便能穩定天下。
皇后聞言撇嘴道,女兒安仁嫁的早了,若知那少年有此能耐,何必讓女兒入楚國和親。
言止于此有余味,魏皇自然知曉其中意。
“哈哈···,正是如此,安仁所行才不虧。
她呀,若能趁著東風起,未必不能獲得楚國敬重。”
“還有我們既然執掌天下,便不能依賴他人福澤。
需要事事多盡心,方能讓國中奇才知道大魏不錯,乃人間有德之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