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輩變長輩,少年變師伯,終是時間變化太快,令人難辯真假。
此刻守明掌教寧愿相信自己身處幻境,也不愿相信李思那廝已然高升,更不敢相信周元名位更盛。
畢竟幾月前周元還是與李思同輩的后進修士,就算他天資不凡,也不該升的如此之快才對。
“守明、守誠你們幾人今日怎么有些木訥?
這可不好,我們道門之所以強盛,便是源于同道相交互為助力,豈能因羞怯而不敬師長。”
霞光凈樂觀傳法真人祥仁之言,令守明掌教一陣頭暈目眩。
好在友派故交及時來救,才讓他懸著的心終于落下了。
“兩位師兄莫急,后輩弟子臉皮薄,待日后好好教導便是。
守明師侄啊,不是師叔說你,出門在外要昂首挺胸落落大方,切不可扭扭捏捏心怯自縛。”
李思含笑撫須,如那溫和師長耐心教導后輩處事道理。
聽聞此言,守明掌教反倒被激發了斗志,并敏銳的抓住了當下變量進行反擊。
“我等拜見師伯,此非我等有意怠慢,而是被師伯英武所驚。
卻不知是師伯駐顏有術,還是師叔為人成熟?”
守明掌教一開口,那些長袖善舞的凈樂觀道人各出其言盛贊師伯英姿甚偉,可叫人心悅誠服。
至于李思則被動成了對比目標,收獲了一陣冷氣。
對此他也不惱,反倒特意去尋守明掌教談笑。
“守明師侄,你別誤解師叔啊。
師叔不是貪名之人,只是一不小心多走了一步,為給后輩弟子做榜樣,不得不遵守禮節。”
“你不說話我就當你聽懂了,走,師叔帶你去見吾師,你敬稱師叔祖便好。”
守明掌教再敗一籌,被友善師長李思拉著入了道觀,至太陰懸鏡殿拜見明鏡真人。
不過守明掌教極為精通隨遇而安之法,未過多時便是穩定心神。
其頗為熱情的與幾位師長談笑請教,時不時還道出些贊嘆之言,夸贊師長道法精妙學識廣博。
當然李思除外,守明掌教認為他不老不少、不高不低有些平常,為此需用平常心應對。
直到明心真人趕來,此等局面才有所改變。
在去迎接的路上,守明掌教還有意無意的對李思說,再過幾日或許又有不同,師叔可要提前做好心理準備啊。
李思則言,靜待君至、莫要失約,否則我一人尋道未免會有些孤單,進不知比他人何,退亦難知自身缺。
“師叔此言何意,周師伯難道不算同路人嗎?”
“莫把尋常比仙真,天星臨凡有歸時。
他啊,或許再過些時日,你就該尊稱他為師叔祖了。”
守明掌教聽聞李思感慨之言,方才知曉周元有何不凡,也對李思的突然精進有些一些猜測。
“師叔為人不誠,你既見突變之驚,為何今日還特意尋我顯擺。”
“也就你與志方掌教值得我顯擺,旁人來了我未必理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