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歸鄉宴看盡故鄉人,一杯封侯酒盛滿賀喜聲。
懷州治所應安城今日尤其熱鬧,待到鄉宴喜散時依然熱情不消。
好客商人趁著喜慶點燈營業,城中百姓閑逛街坊述說喜意。
有人擺了七星燈言可辟邪,有人扎了寶塔燈說能納吉,還有金鯉燈小巧精致,照亮青石路、孩童最歡喜。
直到第二日喜氣才稍散,各地來客追憶昨日酒美,各家長輩教導后人盡心學藝。
周元趁著朝陽正好告別了懷州眾人,靜心問道心動門開,回返道境重歸清源。
待那清源玄門術光輝消散,他便再次見到了清源、妙法、玄境三位傳法真人。
不同的是,之前他來是弟子、是晚輩,如今再至已是道友、是同輩。
“師弟來此何為,可是要引觀中弟子入真幻道宮修行?”
“三位真人安好,我途經此地,特來拜見。”
對于周元的到來,妙道清源觀之人反應不大,但偃山清源觀之人卻極為振奮。
究其根本還是妙道清源為秘境之地,偃山清源乃人間之土。
在周元與三位傳法真人閑談時,便有人間道人出了秘境道觀,忙去通報掌門回山的消息。
雖然李思才是偃山清源觀的掌教,周元只是清源分院的掌門,但實際上他的名氣比李思要大上不少。
為此當他跨過傳送門戶,抵達偃山顯真殿時,殿內殿外早已被那偃山道人圍滿。
“我等拜見掌門,恭祝掌門劍出七星、降伏邪亂。”
“懷州距此甚遠,你們怎會知曉懷州之事?”
曾引周元拉開玄青紗幔,見清源傳送門的宣榮道人聞言,立刻上前一步恭敬而言。
“啟稟掌門,陛下有令,不可讓封侯之功有名無實,需明功績以示天下。
為此,您招七星破亂軍之事,早在三日前就在豐京周邊傳開了。”
聽聞宣榮道人之言,周元已大致明白魏皇為何助他揚名了。
應是明珠太盛光輝難遮,如此也就不必遮擋了,不如將其捧為神圣,令其名滿天下。
那時身負天下之望者,即便走的再遠,也會與大魏有不少香火情義。
“原來如此,獨喜不是喜、眾喜才是歡。
來,我這些時日得了不少特產,你們拿去分了嘗嘗滋味。”
夜叉王的成袋丹藥有了用處,周元隨手取出一袋便換來了一眾偃山道人歡呼。
趁著分丹時,還有道童擠上前來求教。
“掌門,三山法會時您發的靈桃尤其甜美。
可不知為何,我們收了桃核用心種植,卻一直不見發芽。”
“哈哈···,等你們內丹圓滿時,那桃自然會發芽結果。
若是等不及我這還有些,你們拿去嘗個鮮吧。”
“不對啊掌門,那桃不是從明月中落下的嗎?”
再歸偃山清源觀,周元已不是那位登山求道者。
但這里的人依舊記得他的玄奇,惦記著三山法會前那輪落桃垂酒的水月。
許是道觀歡笑引起了留守官吏的注意,也或許他們本就職責在身靜待此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