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陵與九鳳同處之地,是為北極天柜山。
一老一少穿過五彩旋渦門戶,陡然間已換了人間。
門外是二十八柱撐斗拱、五鳳藻井聚福德的精美宮殿,門內是峰巒疊嶂、與海相連的蠻荒山川。
山中石階綿延至丘陵之東,有竹木為林、赤水成澤,流淌至臨海處垂流而下,形似瀑布又似天淵。
魏皇言那里喚作封淵,觸其水霧會被封禁一身靈氣,身入其中則會洗滌諸法,重返無靈之軀。
帝陵比周元想象的還要雄偉壯麗,那不是陵墓碑文之地,而是一座古樸厚重的城池。
竹木繁茂四方增添富饒與生機,澤水環城而靈似是護衛與隔離。
可那水位未免太高了,罕見泥土多是水,黑竹宛若水中蓮。
城于澤國之中屹立,升騰水氣又能封靈止法,若無舟船為渡,怕是難以入城。
遠遠望去,赤澤與山石交匯處有一破舊石碑,其上布滿青苔與藤草,卻難遮碑文字跡。
那字跡既不復雜、也無寶光,兩行相伴僅有八字,是為“絕地天通、大可為舟”。
絕地天通大意可為斷絕天地之間的聯系,亦可代之行事之法。
如此來看,‘絕地天通、大可為舟’八字之意有可能是指,斷絕天地聯系也是一種渡河手段。
“陛下,帝陵被封靈澤水環繞,你們之前是如何祭祀的。”
“強渡無路、祭拜有土,丘陵西側有一地喚作沈淵,其上有古祭壇,可供高陽之民祭拜。
你看那處平坦土地,其名為扶淵,為此這里亦被稱作三淵之土、帝君之陵。”
魏皇對帝陵的布局相當熟悉,一路上不斷介紹帝陵周邊的布局,儼然將周元視作了可以參與帝陵祭禮的人。
在他的帶領下,周元一路向北,并未默然驚擾帝陵。
待路過山路岔道時,他回首看向帝陵所在,在水霧朦朧中窺見了城上牌匾,卻是兩枚篆字書為‘高陽’。
“陛下,咱們大魏可曾派人入城勘探。”
“若是旁人問起,我定說沒有,此乃大魏國正統所在,我等豈能冒犯。
不過你不是外人,帝陵又在此處可鑒謊言,我就不做隱瞞了。”
“我朝歷代君王終是塵世人,怎能不好奇帝陵之事。
為此我等不僅探查過,還不止一次用制舟劃船、鉤鎖攀爬之法送人入城,但他們入城之后皆未回來。”
好吧,魏國君王并非死板之人,豈能不惦記帝陵中的陪葬之物。
幸好他們沒有成功,否則不知會惹出什么等級對手,被迫瞻仰一番挑戰等級提升的威力。
“你為少年,想來也好奇帝陵之事,不過我勸你心存敬畏,莫要以身犯險。”
“陛下放心,我行事素來謹慎。”
一路談話快登山,期間周元提議駕云趕路,但魏皇言人族不可在帝陵上方隨意飛行,否則會招惹九鳳君不快。
如此又行三刻鐘左右,他才與魏皇抵達九鳳君的居所。
相比于龍宮的奢華富貴,九鳳君無疑更為雅致。
其居所建在一處崖壁之上,下方有二十根梧桐木為柱,上方為一木質九層樓閣。
那樓宇下六層緊貼崖壁,上三層高過山峰穿過云氣,飄渺朦朧然若仙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