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婉如微微張大了嘴,唇瓣輕顫著,卻沒能立即說出話來。
她想起書中那個倉促被廢的太子,陸江年的擔憂竟與書中情節不謀而合。
茶盞中的水紋映在她眼底,晃出一片細碎的光影。
元婉如認真回憶書中情節。
其實,書中,太子因為中蠱荒唐了點,但是對比歷史上,更荒唐的太子也不是沒有,不說別人,就說李世民的兒子李承乾。
李承乾跛足、放浪形骸、弒師殺弟,甚至揚言要做突厥人,唐太宗都未曾廢黜,若非最后謀反,那個太子之位怕是還能坐得更久。
元婉如眼中閃過復雜的光芒。
可書中,太子明明說自己是冤枉的,皇上卻沒有給太子任何的機會,就廢了他。
若是一個真心對待太子的皇上,絕對不會這樣處理的。
他不會輕而易舉,就廢了一個悉心教導的繼承人,除非,他本來,就是想要換人了。
元婉如的心,劇烈震動了一下。
原來如此。
到了現在,她才算看明白了,太子被廢,二皇子和梁妃是推手,但是真正想要這么做的人,其實是皇上。
那本書的結局,是二皇子當上了儲君。
說不定,二皇子這位儲君,也是五皇子的磨刀石而已。
只是,皇上不知道梁妃母子的野心,誤把豺狼當綿羊,扶持二皇子上位。
元婉如的目光落在茶湯上漂浮的茶葉上,那些葉片起起落落,就像這朝堂上沉浮的命運。
她忽然很想知道,那本書沒有寫完的結局里,最后的贏家究竟是誰?
陸江年見她久久不語,以為是被這些朝堂詭譎嚇著了。
他伸手覆上她的手背,掌心傳來的溫度讓元婉如回過神來。
"別多想了,
"他的聲音柔和下來,
"事情未必會到那一步,許是我多慮了。
"
元婉如卻突然抬頭,目光灼灼地望進他眼底:
"你方才說,爹要你忠于皇上。
"
她的聲音很輕,卻字字清晰,
"若真到了太子與皇上對立的那一日……
"
陸江年的手指微微收緊。
"我覺得,這種時候你該忠于的,首先是自己。
"
元婉如的神情是從未有過的嚴肅,眉宇間透著一股特有的冷靜,“你該要考慮的,若選擇忠于皇上,大景朝的未來,會變成什么模樣?
"
她的指尖輕輕點著桌面,”若忠于太子,大景朝的未來,又會變成什么模樣?
"
"我覺得,天下在你的心中,其實更重。
"
元婉如記得,陸江年曾說過,年少時最大的愿望是做個仗劍天涯的游俠,卻因為一本書,改變了志向。
她來到這個朝代已近一年光景,這一年里,她走過不少地方。
她見過春日的江南水鄉,看到農人在田間插秧,孩童在溪邊嬉戲;經過無數城鎮,見到商旅絡繹不絕,集市熱鬧非凡。
百姓們不是人人富裕,卻也算得上安居樂業。
大景朝,稱得上太平盛世。
當今皇上,算得上明君
帝王也是凡人,私心在所難免,皇上扶持五皇子,猜忌太子,這些算計不過是人之常情,并不能抹殺他治下的太平景象。
太子又如何呢,她不了解。
陸江年,應當會有自己的答案。
她不是朝堂中人,不懂那些權謀算計,但她懂得人心,也看得清大勢。
有時候,道理很簡單,但,當局者迷。
無論朝堂如何風云變幻,這平凡的人間煙火,才是最值得守護的。
陸江年的眼神漸漸深邃,像是看到了很遠的地方。</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