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在不行,那就到時候把樹田圍起來吧。
聽到楊帆這么說,村里爺們也不糾結這老墳的問題了,只不過又開始湊在一塊嘀咕了起來。
“你說這凡爺家的墳不是和咱們在一塊嘛~”
“是啊,咋老祖宗沒給我家發發財呢~”
“啊行了行了,現在日子還不好啦,你干脆你下去,換你家老祖宗上來~”
“咳咳,你個老東西,你說話小點聲,別真給我家老祖宗聽到了~”
村里爺們的話,讓一旁的楊帆有些哭笑不得。
一群爺們繞著樹田轉了一圈,又是跟著楊帆后面甩腿子,差不多把村子都轉了一圈才結束。
中午,楊帆和李老舅李德友三人坐在四爹家門口,一邊吹著穿堂風一邊吃著食堂打包來盒飯。
“上午看了一圈兒,還是村頭那一排位置最好,從會所到河埂這一段距離最合適。”
楊帆扒了幾口飯說著。
“三號塘基本上快弄好了,也是該給村里人找點事兒做~”
李老舅和李德友兩人附和的點點頭。
村企雖說已經弄出來,如果說能真正躺在家里就拿分紅是最好的,可現在剛起步很顯然是不行的,那就得讓村里人動起來,忙起來。
要是讓村里爺們閑在家里,村里人反而會多想。
村里人的想法都是比較務實的,對于這種不用干活就能有錢拿的想法,還是有些不相信的。
天上不會掉餡餅~
所以原先的規劃是三號塘一旦弄好,就開始對之前的120套房產進行拆遷,修路。
但其實除了修路這塊村里人能幫上忙,這種拆遷的事兒,幾十個人也沒有挖機一斗子下去來的厲害,屬于嚴重的浪費人力了。
現在有了更好的選擇,那自然是去弄楊帆說的農家樂了。
“我上午看了下,從會所到田埂,大概三百多米,這一片弄柴火灶龍蝦糖,種點果樹什么的完全夠用,但是有個問題,那邊不是荒地,有人種莊稼了~”
聽到楊帆的話,李德友和李老舅兩人相視一笑。
“這個你不用擔心,既然是村企,當初加入的時候就說好了,各家各戶有用的上的田地,都支持村企建設,但是補償措施也要跟上,就相當于當季糧食的損耗還有往后每月的田畝錢。”
楊帆點了點頭,倒也沒有意外,中午過來吃飯碰頭,就是為了這事兒。
“那塊地范圍,有九十畝了啊,要是算上河埂,那得有一百畝了~”
“嗯,差不多,有這么大的~”
“現在都五月中了,我看了下都是早稻,估計七月份收成不耽誤,就光挖樹栽樹這個,沒一個月兩個月也是弄不成的。”
“那這樣最好了,雖說這錢村企也給,但糧食糟蹋了,這人心里還是不舒服的~”
三人坐在門前聊著天,聊到興頭上的時候,飯都顧不上吃。
下午,楊帆帶著一幫村里爺們先是往待拆遷區域,將各家各戶的大鐵鍋都給拆了下來,這玩意人多干起來是真的快,一百零九個大鐵鍋,一下午時間就全被拆掉了。
至于為啥少了十一個大鐵鍋,有的是被人帶走了,有的是一直沒裝修,鐵鍋這玩意也沒買,那自然是沒了。
不過這也夠用了,一百零九口大鍋,來多少人也夠用勒~
這批大鐵鍋被一輛輛三輪車運著,全部搬到了村支部里的倉庫疊著放在了一起,塞了整整一屋子。</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