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的釣場等級已經到了16級,積分則是來到了一千二百多萬。
這些天一號塘可是每天都在給他穩定貢獻收益,雖然中間給實驗員放了幾天假,但依然帶來了四百多萬。
即使扣除了15升級到16級消耗的150萬積分,還是讓積分保持在千萬的范圍。
李凡沒有關注,繼續往下滑動面板,此時的三號塘因為全部標注成功,面板上也出現了變化,三號塘不再是一片問號。
3號塘口:青魚1592,鱘魚36,鱷雀鱔9,湄公河巨鯰1,鱤魚6,黑魚79,鯰魚47,翹嘴65,草魚421,白條1265,鯽魚988,鯉魚97,黃鱔69。
雖然這幾天他看了不止一次了,可看著上面的數值,李凡還是忍不住思索了起來。
翹嘴又少了幾條,也不知道是被誰吃了。
鯽魚,現在已經不再減少了,這是個好現象。
自從三號塘全部標注,徹底解鎖后,湄公河巨鯰也是從封印狀態中解脫。
李凡也是再次設置了各個魚種的進食序列,首先鯽魚直接被剔除所有魚種的進食序列。
之所以這么做是因為兩個考量,其一是因為這種土鯽魚好吃的很,清蒸鮮美之極,可不能被嚯嚯完了。
其二則是為了完善超級大混養的設想了,隨著后期慢慢放魚,魚種會慢慢縮減,到最后可能只會剩下這種大個體魚種。
但是要是只剩下這些,那釣魚佬是釣的爽了,可釣場方面的利潤也就少了,所以就需要想辦法了啊。
鯽魚這玩意繁殖起來快的很,現在一千條不到,可能等明年就是萬把條了。
鯽魚在三號塘的作用,其實和白條是一個概念,都是為了給釣魚佬添加點小障礙的。
白條在上層,鯽魚在底層,哎~就很靈性。
反正李凡覺得這么干沒毛病,混養嘛,多點白條和鯽魚咋了~
看著上面的數據,李凡有些感慨。
要說他放的魚,那也就青魚、鱘魚、鱷雀鱔、湄公河巨鯰以及鱤魚了,至于這剩下的,完全就是原塘魚了。
只是沒想到,會有這么多花里胡哨的,不過都已經被添加到進食序列中,大概率后面會少了很大一批。
就像這草魚,昨天還是423條呢,今天就少了兩個了,就是不知道是被巨骨舌干掉的還是鱷雀鱔。
李凡繼續往面板下看去,釣場健康上,那一抹綠色讓他心情很不錯。
三號塘的釣場健康,顯示的是一片綠色。
三號塘的水質是差不到哪里去的,不然當初王大強也不會在里面養魚。
雖然是死水,但這么大的水面,哪怕是不流動,稍微一絲風也能讓水面波動起來。
現在有了雙域共存生態,那水質更是沒的說了。
一邊想著一邊滑動著屏幕,不知不覺就滑到了系統魚商的板塊。
看著經營任務完成后獎勵的新魚種,李凡忍不住嘆了口氣。
昂刺魚,售價10積分一條,又是雞肋的玩意兒。
這玩意各個地方叫法不一樣,在廬州的話叫汪丫,這種魚在廬州也挺受歡迎。
廬州的雜魚鍋一般就是用這種魚做的,味鮮肉嫩,野生的價格也不賴。
不過這玩意吧,還真沒聽哪個釣場放過這玩意,大部分都是野釣會碰到。
這要是野釣的時候釣到了還是很開心的,勁怪大的,比同個體的鯽魚溜起來舒服。
但也有釣魚佬不喜歡,甚至討厭,因為這魚吃鉤兇猛,有的時候直接吞到肚子里,要是沒有取鉤器,那就只能把子線剪斷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