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在商業街靠近三號塘的地方,設置一段單獨的區域,弄一個五十米長的灌水跑道出來,水深五十公分,用來清洗車輪胎上的泥土。
跑道上方則是搭建噴灑系統,用來除塵,花不了幾個錢,還能給沙灘車的體驗感提升,畢竟單純的開著沙灘車沒什么意思。
這個方案一出來,楊帆和李凡兩人都是眼前一亮,這是一個非常好的設想,還解決了之前商業街設想的一個問題。
在規劃中,商業街是南北走向,停車場在商業街的南邊,而商業街的盡頭就是三號塘。
如何讓釣魚佬們在商業街上多消費,如何讓釣魚佬們乖乖停好車子,別開著車子就一股腦的往三號塘沖,這些都是楊帆不斷思索的問題。
原本設想是弄個道閘出來,可橫在商業街口子那里,總感覺不得勁,現在弄了個灌水跑道出來,連帶著把這兩個問題也解決了。
前面都沒路了,都是水,你車子往哪里開,乖乖停好車子吧。
最關鍵的是,理想中的人車分流也能完成了,最大力度的促進商業街的消費。
之前規劃的是擺渡車全部走商業街里面,寄希望能帶動商業街的消費,可后來楊帆和李凡仔細討論,發現里面涉及到一個問題。
當初設想是擺渡車走商業街,可細想卻發現問題不少。
一車二十個座位,這里面釣魚佬不可能都是相熟的,如果在擺渡車慢慢往前開的時候,有釣魚佬想逛漁具店買點配件,有釣魚佬想去早餐店吃個早餐,有釣魚佬想趕緊去塘邊忙活準備工作,這些怎么辦?
不可能全車釣魚佬等著某一人吃早飯或者去買東西,就算其他釣魚佬沒意見,有意愿消費的釣魚佬估計也不好意思喊停車子。
灌水跑道的方案一出來,順帶著把這個問題也給解決了。
人車分流,擺渡車裝漁具,繞一圈從李崗村主干道上直接開到三號塘。
釣魚佬則是輕裝出行,順著商業街一路往前,買東西,吃早飯都隨意。
等釣魚佬們趕到三號塘的時候,各自的漁具已經被村里爺們拎著擺在了各自的釣位上。
這么看的話,那真是一點毛病都挑不出來,無非是三號塘需要增加更多的人手。
可李崗村,最不缺的就是人手啊,一旦各個工程完工,村里爺們都會閑下來。
不得不說,這個灌水跑道,讓楊帆心情大好,這幾天時不時就是跑到李凡的辦公室,和李凡感慨一句老了老了,比不上年輕人。
話里話外的意思,李凡咋可能聽不懂。
“啊行了行了,七月放你走,好了吧~”
“當真?”
“真真真!你真煩!”
李凡無奈的擺了擺手,戀愛腦沒的救,現在的楊帆一門心思就是和張夢結婚,真丟人。
“嘿嘿嘿,沒事,我就是不拿工資,還幫你,誰讓你是我小老弟呢~”
楊帆嘿嘿嘿的笑著,李凡撇了撇嘴沒搭理他。
楊帆這人就是這樣,工作的時候就是太認真,一就是一,二就是二,另外估計也是怕張夢被說閑話。
搞對象還在一塊上班,還各自把著重要部門,老這樣總會被人在心里嘀咕。
“新來的那小子咋樣?”
李凡筆直的坐在老板椅上,翻著幾份文件,隨意的問道。
村子里,又回來了一個大學生,這回是真材實料的了,不是之前那幾個大專生了,而是一本大學里的,最關鍵還是水產養殖專業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