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點店直接占據最兩邊的位置,北邊左側第一家,以及南邊右側停車場入口這里,百貨店則是均勻分布。
這其中早點店將由村企承包,采用的是預制早飯,其實說是預制早飯,但就是前一天晚上做好的半成品。
別看前一天晚上做的,聽著有些唬人,但真等廠家做好,送貨到村,炸制出爐,賣給客戶也就隔個五六個小時,所以健康方面完全不用擔心。
因為李崗村靠近三河景區,所以對這周邊附近的一些小工廠也算是有了解,三河米餃是特色小吃,周邊有不少的小加工廠做這些。
當然了,其他類型的早點也是提供的,而且如果對食品衛生什么的不放心,還可以自己帶餡去,比如包子或者米餃里面的餡、
像這種包子,本身就是機器做的,比人上手包要干凈多了,即使你戴手套,可能你一不注意和人聊天口水就噴進去了,機器就能很好的避免,唯一要注意的就是餡兒的問題,現在餡兒也解決了,基本上也就杜絕了衛生問題。
總之,因為離得近,訂單量大,完全不用擔心衛生健康問題,加工廠但凡耍小心思,不想掙這錢那就直接換一家,順便再讓消防走一圈,真當李崗凡爺名頭是不夠響還是怎么著。
本來之前他是準備讓村里的人去承包干這些的,也能掙點,但找了李德友一問,才發現村里人并沒有多大想法。
沒辦法,村里生活條件太好了,自己承包的確能掙的多點,但那不也是更累嗎。
哪像現在,上班雖然工資少,但分紅高啊,出去承包,那就等于自動剝離了村企,因為你掙錢往自己口袋裝呢,這第三檔的分紅可就沒有了。
對于這一點,李凡和李德友也是有些哭笑不得,但卻又對這情況很滿意。
真正的富裕,不是靠苦力,而是你在家待著,都有錢往口袋里裝,很顯然,李崗村的村民們已經在向這一步邁進。
至于找胡崗王崗兩村的村民承包,李凡只能說想都別想,食品衛生這一塊,村里人弄就是他的底線了,哪怕村民要弄都得三令五申,要是吃壞肚子了,那一個包子可能就把李崗村的招牌給砸嘍。
村民不愿意弄,那就村企弄,這玩意絕對能掙錢,兩層小樓,一百個平方就夠了,再從村子里招兩個人來上班,搞定。
每天大幾千人的早飯,一天掙個兩三萬是輕輕松松的,村企的利潤點又會多出一個。
與此同時,會所那邊的早餐也可以消減一部分工作量,但是剩菜包子必須得保留,最近李凡有些愛上了。
這些剩菜包子考慮到隔夜了,所以都是不對外出售的,一般都是員工自己吃,村里人包括李凡對此都沒啥意見,但這并不是絕對的。
有的時候,會有一些老客戶直接點名就要這些包子,味兒得勁,肉量大,要就給,也不要錢,真吃壞肚子也別找會所,反正就這么個情況。
另外四個日用百貨店也是如此,兩層的小商超,直接村企接手了,剛才仇曲談的也就是快消品的供貨廠家,等店鋪軟裝弄好,直接開始鋪貨上架。
原本李凡還想著給二爹留一間,也去問了,結果二爹也沒什么興趣,靠著會所他已經很滿足現在的情況了,一個月不說多,萬把塊錢已經夠花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