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對或者錯,都無關緊要,也無法評說,站在每個角度似乎都有不一樣的看法。
但,根就是根,根在你就得回,有些事兒也只有老了才知道。
李廣運為此奮斗了三十年,大兒子送出國,還在魔都買房,他也曾在無數個夜晚想念家鄉,可歲數越大越覺得人要理智。
他不覺得做錯了,只是個人的選擇不同罷了,曾經的摯友李德友,也不再聯絡。
只是當房子的這檔事兒出來以后,他久久未回過神來。
某種意義上來說,這件事給他帶來的傷害,比自己的孫子改姓更要大。
長兄如父這四個字忽然就像是成了一種諷刺。
哪怕他知道,自己沒有做這種事情,但總感覺,村子里人對他的目光發生了變化。
看,那個長兄如父李廣運嚯嚯自己家弟弟的房子,逼著一家子搬走。
這一次從魔都回來后,除了請老四李強吃飯,他從未出過門,他這一輩子要強要臉要勢,這事兒發生了,哪怕是有些時間了,也是感覺沒臉見人。
但剛才自己大侄子來的那句話,又一次的點醒了他。
這李崗村還是那個李崗村,但又不是之前那個李崗村。
這是屬于李凡的李崗村!
村中大事,繞不開李凡,若辦酒,則凡爺不怪,若站臺,則誤會自消!
前天他李廣運才去了這李崗村的大酒樓龍門樓,哪想到點了六個菜,老板上了八個菜,還給他們這桌免了單。
原因很簡單,只是因為他們是李凡的家里人。
他知道李凡做生意做的很大,但是沒想到能做到這么大。
如果真的在村里辦,那村里人都會認為這是得到李凡的同意,不然人諾大的龍門樓到飯點人都爆滿,憑什么做你這一桌婚宴啊~
這在外人看來,那就是李凡一家當初遇到的那檔子事兒和李萬里無關,乃至于和李廣運也無關。
這是一件雙雕的事兒,因此李凡走后,李廣運失神了好一會兒,甚至有種想哭的沖動。
這種被人理解的感覺在李廣運的心中就如久旱逢甘露,外人的誤會他不在乎,但家里人的理解才是他最看重的。
李凡這大侄兒能想著給他洗清誤會,比他真的洗清了誤會還要開心。
本以為這就是大侄子李凡的深意了,可當聽到自己婆娘說的那句話之后,又是反應過來。
是啊,為什么要裝修呢,自己這小兒子新房都在市里裝修好了。
李凡說的裝修的錢他知道,當初老四家裝修那個房子花的錢好像就是這個數字。
他一時間以為是要回這裝修的錢,可現在才反應過來這相當于李凡免費幫忙給那房子裝修,這是何必呢!
其實這裝修的錢,他前天吃飯就帶著在,湊夠十萬準備還給李強,但李強卻是擺手說現在住在后面那房子,李琴也花錢裝修了,還只好不差,這裝修錢給李琴就行。
結果自己打電話過去,這李琴也說不要,說完就把電話掛了,顯然心里頭還有氣。
他還尋思著哪天有空,再找一下李琴呢。
裝修錢的事兒不說,李凡既然這么提,肯定還有一層深意。
那就一種可能,自己家小兒子的工作情況一直不太穩定,這件事兒去年的時候大家都知道。
之所以這李凡要把這房子裝修了,應該是想讓自家小兒子也來村里找活干。</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