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麥穗只是笑著上茶,等著領導發話。
馮建明也陪著坐在一側,他也猜測萬大民夸的不是林麥穗生雙胞胎這事,就試探地問。
“萬書記,我家麥穗是不是這一年來工作做的不錯?”
孫偉端著熱茶潤潤嗓子,才說道:“何止不錯,簡直是給我們獸醫站掙了面。”
萬大民擺擺手:“不止不止,這次可是受到省城領導的表揚,是給我們整個天河市掙了面啊。”
馮建明一聽那可是大事啊:“哎喲,都到省城去了啊。”
他也真是好奇到底什么事。
萬大民放下茶盞,指了指孫偉:“我外行,這事你得讓老孫給你解釋解釋。”
孫偉也端著身子,準備給馮建明好好解釋一番。
“是這樣的,我們各個市縣下面的獸醫站,除了日常診治
生產隊的牲口家禽病況外,還兼顧著防疫跟育種的任務。
但是因為我們整個縣到公社之間獸醫站的水平都不高。
大部份獸醫都是靠拜師學藝出身,診治些家禽牲口的毛病也算勉強夠用,但是在防疫跟育種這塊就是盲區了。
所以上回的牛犢傳染事件,我們獸醫站的人根本沒經驗,還得是小林化解了一場大難。”
萬大民伸手打住孫偉:“老孫啊,你說重點,這些大家伙都知道。”
孫偉虧欠地笑笑:“那我直接說重點。
重點就是省內每年都會招收一些獸醫站的工作人員成立育種小組。
這份文件下發到我們獸醫站有小半年了,因為在育種這塊我們獸醫站確實沒這方面的人才,也就沒人參加。”
孫偉說到這也覺得身為獸醫站站長有些難堪。
“今年因為小林她懷有身孕不便下到生產隊去,恰好她看到這份文件,她提出想加入小組,我就試著把資料交省部去了。”
他嘆一口氣繼續說道:“當時聲組織的回復是因為小林沒有專業去學習過這方面的知識,所以無法加入小組去。
不過上頭不想打擊我們的積極性,就讓小林當選了編外人員。”
這個編外人員就是不到小組當地去,而是每周通過信件的形式共享培育的結果。
孫偉說著說著,語氣突然一轉:
“結果你們猜怎么著,我們小林的論文剛遞交上去就引起小組的軒然大波。
在他們小組經過幾次失敗的實驗后,決定照著我們小林的方向去試試,沒想到培育結果很成功,第二代麻鴨已經在這幾天成功產下受精蛋。”
這個事情在獸醫的圈子炸開鍋,許志勇也是聽到消息后,下的血本讓許友芳巴結林麥穗。
之前許志勇還以為林麥穗是靠著馮建明才進獸醫站,現在看來這小女子天賦異稟,跟她攀上關系以后才有好日子過。
萬大民聽到這里也提出自己的疑問:“老孫,我聽說咱們這種麻鴨育種小組成立有三年了吧,之前不是說培育出一批新品種來著嗎?”
當初還登報發表喜訊來著,怎么突然又偃旗息鼓了呢。
孫偉聽到著,搖搖頭無奈地笑著:“這你讓小林給你解釋吧,這涉及的知識面更專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