哭聲驚人,隔著幾堵墻,聲音能傳遍整條街。
這兩人的哭聲,孤兒院那條街的人都知道。一提起,所有人直搖頭。
堪稱魔音貫耳。
主打一個震耳欲聾,尖銳刺耳。
飯后。
驕陽當空。
江暖蒼梧都不贊同下地干活。
于是,蒼梧帶著江沵繼續搭建茅草棚,把灶臺遮蓋住。另一邊,江暖手持鐵鍬挖洞。
不過。
這一次。
她照著江文卿的圖一點點往里挖,不再是盲目掏空石壁。
江文卿年紀小。
但確實有兩把刷子。
上午,他推著輪椅測量出石壁的寬度,再借助別的手段,丈量出高度。很快,石壁的平面圖就勾畫出來。
石壁高108米左右,寬37米。
以層高5米計算,掏空石壁足以建造一座二十多層的高樓。這無疑是一座大工程,費時費力。
假若石壁高二三十米。
江文卿會建議江暖將整座石壁掏空。
但是,現在石壁高達百米。
掏空,顯得太浪費。就算掏空,也不該是現在的事。瓦拉山開荒剛起步,他們不可能把所有時間浪費在建筑上面。
于是。
江文卿提出建議,讓江暖橫向發展。由下而上掏二十米,一樓層高五米多,建造成客廳和廚房為一體的活動空間,二樓由江院長帶著江沵他們住,三樓留給江暖和蒼梧。
再往上的空間。
等瓦拉山建造好以后,得了閑。
江暖再抽空精雕細琢。
江文卿的圖,帶有家具。看著,就叫人心生艷羨,迫不及待想要住進去。
承重墻,承重柱,電路排水…
這些江文卿無一例外,全都考慮周全。
江暖拿著圖,照挖便可。
當然,這個挖也不能隨便挖。
石壁內部空間看不到,就需要從外面推進。江文卿拿著樹枝,指揮著江暖做標記。按照標記挖,由外而內。
蒼梧的茅草棚搭建完畢。
就帶著江沵過來幫忙運送石磚。
沒錯,就是石磚。
江暖挖洞挖出經驗,掏石壁的時候,不再隨意亂挖。而是用鐵鍬,挖出一塊塊大小相等的石磚。
這些石磚等日后有空,可以拿來修建庭院的圍墻,以及糧倉和雜物房等等。可以說,任何一塊石頭石磚都不會被浪費掉。
“蒼梧姐夫,石屋內部裝修以實木為主,我們需要大量的木材。瓦拉山附近有生長鐵樹/酸棗木嗎?”江文卿輕問道。
成熟的語氣,渾然不像是五歲大的孩子。
蒼梧輕搖頭,答道:“我昨日找著吃人樹,鐵木暫時沒有發現。不過,瓦拉山范圍大,應該會生長有鐵樹。”
“文卿,其他木材不行嗎?”江院長詫異道。
“硬木制作的家具更耐用,紋理更好看。像紫檀、花梨、楠木、水曲柳、櫸木和樟木等等,這些木材打造的家具漂亮美觀大方也耐造。”江文卿舉例道:“你看城內殷實之家的家具,但凡是實木家具,多為硬木。”
再有。
石屋清冷。
多些實木家具能中和一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