卯時末,宋玉枝來到霍家宅邸前。
這次剛敲了第一下,霍家的門房就立刻迎了出來,笑道:“小娘子來的可真早!外頭風大,快進耳房喝口熱茶,暖暖身子。”
宋玉枝笑著婉拒,“謝過您的好意,送完粥我還得去清凈寺外支攤,就不多留了。”
門房也不勉強,讓她稍等一陣,很快就去灶房里頭喊了人來。
他們不只來了,還帶了府里的器具,把五桶粥分裝完畢,也把五個空桶還給了宋玉枝。
宋玉枝臉上的笑意更濃。
這可是十文錢一個買的木桶啊!
送去唐木匠那里回收還能得五文錢,留在自家使用也很不錯。
“我們老太太一會兒就得去清凈寺上香,我還得張羅馬車,就不送小娘子了。”
宋玉枝自然請他留步,不必相送。
辰時初,霍繁星收拾妥當去了自家祖母院子里。
霍夫人見了她就壓低聲音道:“越大越沒個正形兒了,竟叫你祖母等你!”
霍繁星被訓得耷拉下了腦袋。
霍老夫人就笑道:“說她作甚?這個年紀的孩子本就貪睡,再者今兒個也不過是臘八節,不值當什么。”
“對嘛!”霍繁星挨到自家祖母跟前,嘟囔說:“臘八而已。后頭過年我肯定不會這么憊懶的。而且清凈寺的主持和祖母那么相熟,肯定會給祖母留一間廂房的。”
有老夫人幫著她撐腰,霍夫人也不好說什么,只催著她喝一碗臘八粥墊墊肚子,便立刻出府去了。
霍家就在城東,馬車行駛了不到兩刻鐘,就已經到了清凈寺附近。
今兒個不只有來參加粥會的,更還有其余地方特地趕來上香的信眾。
寺外的長街上更加熱鬧,已然是水泄不通。
霍老夫人就讓車夫把馬車停在接口,他們一行人步行過去。
走過去的時候,霍老夫人偏過頭問起芳夏說:“那小娘子跟門房說她要過來開攤,你昨兒個可都安排好了?”
在旁人看來一位難求的攤位,于知州家而言,那不過是一句話的事情。
甚至都不用芳夏親自出馬,她應道:“您特地交代的,奴婢當然都知會下去了。不過不知道具體是哪個位置,可要奴婢去尋一尋?”
正說到這兒,有兩人行色匆匆地擦著霍家隨行的丫鬟婆子身側往前跑去,口中還不忘道:“兄弟們趕緊吶!霍老夫人施粥,晚了可就不趕趟兒了!”
有人笑他:“霍老夫人心善,三五不時就施粥送糧,就算施的是吉祥酒樓的粥,也不至于急成這樣!”
“兄臺這話一聽就是昨兒個沒來參加粥會的。今年贏下那比試的可不是吉祥酒樓,而是個名不見經傳的小娘子!”
“沒錯,昨兒個我留到了最后,昨兒個看那小娘子穿著寒酸,還覺得怪異。可是后來……”
“后來咋了?”
“后來清凈寺的小師傅把小娘子熬剩下的半鍋粥拿出來分給我們!那真叫一個好喝,我嘴笨不知道怎么形容,反正是我這輩子喝過的最好喝的臘八粥!”
眾人說著就火急火燎地往長街某個角落擠去。
這下霍老夫人也不用讓人去問了,長街上人最多的地方自然就是宋玉枝所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