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玉枝在蔥燒魚起鍋前加了一把蔥葉。
一整條金黃色的魚配上碧綠的蔥葉,賣相更好看的同時,蒸騰的熱氣往上一熏,帶出一片濃郁的蔥香味,半點魚腥味都無,讓人聞著就大流口水!
鄉間的席面上為了防止菜不夠分,經常會出現同一道菜上兩次的情況。
曾家又是遠近聞名的養魚大戶,席上多一道魚菜,再正常不過。
席上眾人都沒有見怪。
此時那盤大肘子已經讓眾人風卷殘云分完了,盤子里只剩下一根孤零零的大骨頭。
眾人才剛被勾出了饞蟲,再聞到這蔥燒魚的香味,便是不愛吃魚的都會伸筷子夾上一塊。
而嘗過之后,客人們就會發現這道蔥燒魚表皮被煎的微微發脆,內部的魚肉卻仍然保持著細嫩多汁,蔥的香味和魚的鮮味相互融合,相輔相成,再配上那味道濃郁的鮮香湯汁,怎一個鮮美了得?!
曾家族老坐的那桌同樣如此,眾人還是邊吃邊贊嘆:
“這個魚也太好吃了!”
“難怪咱叔老念叨錢叔燒的蔥燒魚,真是太好吃了!”接話少年一邊夸一邊又直呼后悔:“早知道前頭就不盯著肘子吃了,前頭那盤魚我可是一筷子都沒碰,太虧了!”
“哈哈,你小子吃肉沒夠,本身就嫌吃魚腥不愛吃魚。你都說好吃了,那我一定可得嘗嘗了。”
還有同桌的長輩笑那少年,“你小子傻不傻?后頭上來的這魚不論是賣相還是口味,跟前頭那道蔥燒魚看著就不是一個人燒的!你虧啥虧?不信你嘗嘗!”
說著就將前頭上桌的那道蔥燒魚往他面前推了推。
少年將信將疑的用筷子蘸了點兒湯汁,嘗完之后立刻皺眉道:“還真是,前面那道普通的很,一股子土腥味,好難吃!”
不愛吃魚的人尚且如此了,那愛吃魚的族老吃上宋玉枝燒的蔥燒魚,那更是饜足地把眼睛都瞇起來了,“真不錯,這才是真正好吃的蔥燒魚!比我前頭幾十年吃過的都好吃!前頭是我小看那位小娘子了。”
他就說嘛,活了大半輩子了,怎么可能連自己的喜好都摸不清?!他就是更愛吃魚!
一條魚很快又被拆分干凈,只剩下魚頭和魚尾。
前頭說話的小少年夾走了魚尾,雖然魚尾沒啥肉,但是可以抿著嘗味道!
魚頭則自然而然地被小輩夾到了那族老的碗里。
對比之下,錢廚子燒的那道蔥燒魚,在宋玉枝的魚上桌前是什么樣,后頭就還是什么樣。
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眾人吃過了半點腥味沒有的魚,誰還吃得下這種稀松平常、能嘗出土腥味的魚?
曾家這次請的廚子這么厲害,他們還得留著肚子吃別的菜呢!
那邊廂,覺得今遭發揮很不錯的錢廚子,志得意滿地負著雙手來到了席上。
本以為迎接他的會是一如往常的贊揚。
沒成想席間眾人卻都只交口稱贊宋玉枝做的、后來上桌的那道魚菜!
更有甚者,宋玉枝做的魚幾乎都被分了個干凈,連魚頭魚尾都不剩了,只剩下一點湯汁。而他做的那道魚,雖然是先上的,卻是桌桌都還剩不少!
霎時間,錢廚子的臉色變的比鍋底還黑。
這下子不是他找回場子,而是成了他給名不見經傳的宋玉枝抬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