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道菜上完,水盆里的竹節蟶也徹底吐干凈了沙。
宋玉枝把蟶子洗干凈,在鍋上燒熱水,切出蔥姜蒜和一小根干辣椒。
鍋里的水燒開后,宋玉枝先把蟶子和蔥姜下鍋,放入一點黃酒焯水。
等到蟶子煮熟之后,宋玉枝撈出蟶子,洗掉浮沫,取出蟶子肉,撕掉蟶子的裙邊內臟。
之后她只保留半邊蟶子殼,把半邊蟶子殼在碟子里擺成一朵花的模樣,再挨個放上蟶子肉。
最后在蟶子肉上均勻放上蒜末、姜絲、蔥絲和小米辣,淋上一勺熱辣辣的蔥油和豉油。
一道簡單又便捷的蔥油竹節蟶最后上了桌。
那富家公子已經把一盤大蝦和那條還鱸魚上最好的部位都吃完了,有了七八分飽。
但聞著勾人的蔥香味,看著賞心悅目的擺盤,他還是接著動筷。
果然,這最后一道菜同樣做的很有水平——
這蟶子處理的真叫一個干凈,吃到嘴里一點沙粒感都無,個個飽滿肥美,肉質細膩嫩滑,再搭配上清新的湯汁,蔥香和蟶子的本身的鮮味達到一個難以言說的平衡,讓人沉醉其中。
而且最開始的油燜大蝦味道濃郁,清蒸海鱸魚清淡鮮美。
這最后一道蔥油竹節蟶就完美綜合了味濃和清淡的優點,用來收尾正正合適。
直到這最后一盤菜也吃空了,那富家公子這才擱了筷子,拿著帕子擦了擦嘴,還用帕子掩著嘴悄悄打了個飽嗝。
“滋味真不錯,比我家……我是說,比城里的大酒樓都不差什么。”
吃好之后,他也不想在這樣簡陋的地方多待,隨手從荷包里摸出兩顆“豆子”。
兩顆“豆子"一金一銀,銀的比金的稍大一圈。
毫無意外的,富家公子把金豆子放到了桌上,然后轉頭把銀豆子拋向了縮在門口的胖嬸。
雖然那富家公子前頭說了不會虧待她們,但宋玉枝看著金豆子的時候還是有些愕然。
她尚且如此,圍觀的人更是炸了鍋!
“我沒看錯吧,那是金子?”
“天爺哪,那金豆子得有二錢重吧?換算下來,豈不是二兩銀子?!”
“吃三道菜就給二兩銀子,這公子也忒大方了!”
“小娘子忒好運了,才來開攤兩日,就遇到這么大方的主顧!這要是多來幾趟……”
在眾人此起彼伏的驚呼議論聲中,那富家公子見怪不怪地笑了笑,“嘩拉”一聲打開了折扇,搖著扇子離開遠去。
宋玉枝站在門口目送了他一段,轉頭撥開人群,就看到那胖嬸已經進了自家攤檔。
趙大娘把她攔著了,正沒好氣兒地問干啥呢?
大家親眼見證胖嬸也得了好處,那略大一圈的銀豆子怎么也有三錢了,也就是三百文錢。
她家出一條不大不小的海鱸魚,十來只蝦子和竹節蟶,一點豉油就賺了三百文。
說來都是乘的宋玉枝的東風。
胖嬸自然也不好擺什么臉子,只尷尬地賠笑道:“不干啥,就是這魚盤不是我家的嗎?我就想著拿回去。”
盤子確實是她家的,但盤子里還剩半條魚呢。
趙大娘就也不應,詢問地看向宋玉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