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人也不是傻子,再有錢也不會隨地亂撒。就像那王家大少爺結賬的時候,也是只給宋玉枝金豆子,而給胖嬸銀豆子。
當然了,胖嬸也是要面子的,在攤位上也沒好意思直接吃人剩菜。
而是把那半條魚包好,想著帶回家去背著人嘗味兒。
胖嬸家收工晚,回到家的時候天已經漆黑,他家兒子劉大河聽到響動從屋里出了來,催著他們快做飯。
時下一般的小漁船捕魚是天亮出發,傍晚回來。
胖嬸家不是,她家那條不惜工本購買的漁船很是得用。
劉大河和他媳婦都是趕在潮汐來臨的時候乘船出發,后半夜就得開始忙活,忙到天亮回來,把魚蝦蟹都銷空才算收工。
他晨間回來后就徑自去補覺。
到了胖嬸和老劉頭歸家的時候,可不是已經是餓的前胸貼后背?
至于劉家那兒媳婦,跟著丈夫出海回來后,她倒是沒有這個福分可以從早睡到晚,但是下午醒來后得打水挑水、收拾屋子、洗全家人的衣裳,更還得料理孩子吃喝,忙到這會兒才剛把夕食要用的柴和水給準備好,還未有時間開火。
每個月十五到廿十是大潮水,得用大網撈大魚,正是需要花大力氣的時候。
胖嬸心疼兒子,把家伙什一擱,就喊上老劉頭和兒媳婦進了灶房。
劉大河胃不好,今日晨間又喝了一肚子冷風,現下實在是餓得燒心燒胃。
干脆就去爹娘帶回來的東西里翻了翻,毫不意外的,他翻到了那半條魚。
他在船上的時候冷飯冷菜都吃習慣了,因此也并不講究什么,只想著墊墊肚子,徑自開始吃起來。
結果這一吃之下,他就驚呆了,托著油紙包追進了灶房,“娘今天這魚怎么燒的?怎么這么好吃!都放涼了都不腥氣?”
聽到這話,劉大河他兒子就也跑進來吵著要吃這魚。
劉大河撕下一小塊沒刺的肉塞他嘴里。
漁夫家當然不缺魚蝦吃,他兒子也是嘴挑的,現下卻是直說:“爹說的沒錯,這魚真好吃!比爺奶以往做的都好吃!”
“那不是……”在灶膛旁幫著燒火老劉頭剛要解釋,胖嬸一個眼刀子就遞了過去。
當著兒媳婦和孫子的面,哪兒能直接說是拿了隔壁人家的剩菜?說了她還要臉面不要?
老劉頭訕訕地閉了嘴。
胖嬸樂呵呵笑道:“好吃吧?是我新學的燒法,你們要是覺得好吃,我以后就都這么燒了!”
“可惜今日家里沒剩魚了,不然娘現燒一條,肯定比這放涼的更好吃。”
說著話,劉大河父子倆連翻熱都顧不上,站在灶房里把半條魚給分光了。
一頓夕食用完,劉家眾人各自歇下。
躺到了炕上,老劉頭總算能開口了,“媳婦,你明日真要照著人家小娘子的魚……”
“什么叫照著她的魚?這清蒸魚本來就是咱家在做。”胖嬸振振有詞打斷他,“難不成她做過一次,咱家就不做清蒸魚了?”
“你知道我不是那個意思。是這個燒法本來就是人家小娘子的。而且你只是在門口看過一次,萬一學的不像……”
“放屁!老娘跟這些魚蝦蟹打了半輩子的交道,看著她做過一次了我還能學不會?老娘不只能學會,還能比她做得還好。你看著吧,明日咱家的生意會更好!”
說著,胖嬸也懶得同話不投機的老劉頭多說什么,翻了個身徑自睡去。
夢里,她已然是靠著宋玉枝的燒魚法子大發特發!</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