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春雨一場暖。
前一晚又下過一場雨,翌日宋玉枝明顯就感覺到那大黑襖子穿的有些熱了。
等到早市結束,她開始炒蓋澆飯的菜了,那更是忙出了一頭的汗。
說來這也是好消息,之前雖然開了春,但終歸還有三分涼意,碼頭上商客和苦力多起來了,普通的百姓卻還是少一些。
現下天氣一好,不只是多了來趕集的百姓,更還有相約來海邊踏青欣賞風景的人。
不論是特地來趕集,還是來踏青的,那兜里基本都是帶著銀錢的。
若是忙于生計,手頭不寬裕的,則沒有這份閑情逸致。
宋玉枝的蓋澆飯本就賣得好,這人一多,那更是賣的火爆!
從前一天能賣六七十份,已是足夠喜人。現下一天輕松就能賣八九十份!
好在這蓋澆飯說來還是大鍋菜,宋玉枝只需要在每鍋里頭多炒一些,沒有增加多少工作量。
吃小炒的客人也多了一些,但炒十來盤菜,對現在做慣了活計的宋玉枝來說,也不算多累人。
而隔壁胖嬸家,胖嬸雖然醒了,但還得在家靜養一段時間,只老劉頭一個人來開攤。
事情鬧的那么大,三不五時還有好事的人去尋老劉頭問怎么不見胖嬸的人?是真病著,還是沒臉再往碼頭這兒來了?
偏老劉頭是個老實的,被人尋釁了也只是默默干活不吱聲。
對方像一拳打到了棉花上,漸漸的來尋樂子的人便也少了。
又過了一旬,胖嬸徹底恢復如初,行動自如了。
夫妻倆特地買了一些糕點果子來到了宋玉枝這兒。
說是里頭的東西一半給宋玉枝,是給她賠禮致歉,另一半是給趙大娘和宋知遠的,感謝他們當天的幫忙。
老劉頭搓著手道:“我這人嘴笨,不會說啥好聽的。總之這就是一點心意,還望小娘子家可以收下。往后我們夫妻再不會做那種糊涂事了!”
胖嬸倒是能說會道,不過她這人心高氣傲的,來到宋玉枝跟前的時候,臊得滿臉通紅,恨不能找個地縫鉆了,就更不會想著編什么好聽的話了。
宋玉枝對老劉頭沒啥惡感,對著胖嬸雖然有些不喜,但還沒有到厭惡到恨不能老死不相往來的地步。
畢竟還得當小半年的鄰居呢,想不來往也不可能,兩家關系能好一些還能省心些。
她便沒推拒,把東西收了。
后頭兩家照常比鄰開攤。
不過雖說沒人來找樂子了,但附近的人還都沒健忘到幾日工夫就把前頭那樁事兒徹底忘了。
到底影響了聲譽,所以他家的生意反而還不如之前。
這還不算什么出奇的,出奇的是從前隔壁是老劉頭圍著胖嬸轉,胖嬸說啥就是啥。
現下兩人掉了個兒,老劉頭雖然還是悶不吭聲,但變成了胖嬸圍著他轉,日常噓寒問暖,殷勤周到的很。
趙大娘每每見了都嘖嘖稱奇,說要不說生死面前無大事呢?這胖嬸在鬼門關前走了一遭,還真是性情大變了!
連帶著宋玉枝都三不五時往隔壁看幾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