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玉枝在里頭看到了臉熟的面孔,認出這些人正是在那大本營參加聚會的苦力。
后頭輪到他們的時候,宋玉枝一邊笑著給他們盛飯打菜,一邊隨口問起:“幾位大哥這是聚會結束了?”
還挺早的。
畢竟之前宋玉枝過去的時候,那孫直一副老干部的模樣在上頭發言。
她還以為那聚會少說得持續到下午晌呢。
“對。小娘子走了沒多久,會長就放我們離開了。”其中一個苦力回答著,眼睛卻是盯著宋玉枝打的飯菜上,“嘗過你做的飯食,兄弟幾個哪兒還坐得住呢?得虧聚會結束的早,不然我就得編瞎話提前離開了。”
他身后的人埋怨道:“快別說了,你們幾個手快的還吃到了,我一口沒吃上。聽你們說的快饞死了!”
聽了他們的話,宋玉枝在腦子里盤算了一遭,大概也猜到了后續發展——
她作為賠償留下來的幾碗蓋澆飯,勾出了好些人的饞蟲。
那孫直頗有幾分眼力,自然也會發現。
在場那么多人,當然也有不是滿腦子只想著吃的,但一遭二遭的,人心散了,也就不適合宣布重大消息了。
他干脆早些放了大伙兒離開,后頭再找時間重新把人聚起來。
這對于宋玉枝當然是好消息,孫直越忙,自然也就更不用防著他轉頭伺機報復了。
為著這個,宋玉枝一人送了他們一碗湯。
苦力們也是識好的,那夸贊的話跟不要錢似的往外冒。
“小娘子不只手藝好,樣貌好,做生意的本事也是一等一的。”
“就是,宋小娘子家才是最正宗的蓋澆飯,我們兄弟都已經認準了。我看誰瞎了眼去買那冒牌的!”
大老粗們才上過當,夸完宋玉枝仍覺得不解氣,左右小攤檔已經坐滿了,他們本就是要站在門口吃的,干脆端著飯碗走的遠了一些。
走到距離宋玉枝這頗有些距離的李娘子家附近,他們一邊吃,一邊賣力的吆喝:“好吃,太好吃了!還是宋小娘子家這正宗的蓋澆飯好吃。”
“這九文錢真沒白花!這飯食比吉祥酒樓都不差呢!”
他們確實沒有夸大其詞,一邊宣傳一邊也不忘大口往嘴里扒飯菜。
就跟現代視頻平臺上那些個吃播似的,自然而然吸引了一撥人的注意。
尤其是在李娘子家排隊,本就百無聊賴的客人。
有人當即就去問說啥正宗不正宗的?難道他們這些人排隊買的不是正宗的?
還有人沒立刻離開排了好一會兒的隊伍,站在原地奇怪地嘀咕:“這家明明只要八文錢,還送湯。他們這些人穿著破破爛爛的,也不像是不差錢的模樣。怎么就寧愿買貴的?別是托兒吧?”
旁邊有人立刻道:“托兒啥托兒啊!這明顯就是碼頭上的苦力的打扮。別看他們穿的不咋樣,掙得可比咱們這樣的普通人還多呢!請他們當托兒,得出多少工錢?有那個工錢,干啥不多雇些個乞丐?”
“老哥說的有道理。他們這些苦力常年混跡碼頭的,碼頭上的事兒他們最知道不過。咱們多半真的排錯隊了!不成,我得趕緊問問去,哪家才是他們說的正宗的!”
很快,李娘子家的攤檔前“長龍”散了個干干凈凈。</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