旁邊的人哄笑,“換成是你,現在斷胳膊斷腿的就是你了!”
哄笑結束后,又有人對著那包打聽道:“后來呢?那樁事兒跟李家退菜有啥關系?”
“總之,事情鬧得很大,城內都已經傳開了。也就是咱們這些個不在城里討生活的人,還未聽到消息。這李家的小子是個混不吝,日常就混跡在城里酒家和賭坊,想來昨晚上就聽說了……我日前同那李家小子還在一張桌上吃過酒,他酒后禿嚕出來過,說他跟孫直那小舅子是拜把子的兄弟,得了那小舅子的提攜,馬上就要趁著苦力行會的東風發達了。”
他這么一說,大伙兒也就明白了——
李家從前的生意只是一般,近日突然卻突然開了竅一般,弄了個放了甘荀的蓋澆飯,生意挺好。
原來是背靠那孫直的小舅子!
眼下那小舅子被人重傷,他那姐夫受傷的同時,更是在人前大大地丟了臉,能不能把那還未站穩腳跟的苦力行會經營下去還兩說,李家再沒有什么東風可乘,可不是要急?
但話又說回來,這世上做買賣哪兒有不擔風險的?
這李家人的后臺倒了,就來為難菜農……難道他們賺了銀錢之后,會和菜農分錢嗎?好家伙,合著賺了全是他們自個兒的,眼瞅著要虧就讓推菜農來承擔損失!
世上哪有這種好事?!
那包打聽用不要錢的消息換來了兩文錢,心滿意足地離開人群。
眾人心里都已經有了計較,又一邊說著閑話,一邊看向李家母女倆那菜農。
在他們聽“說書”的時候,那李家老娘已經又和那菜農掰扯了好幾句。
只見那李家老娘正一屁股坐在地上,拍著膝蓋,一把鼻涕一把眼淚,哭天嚎地:“天爺啊!我男人病著,兒子還小,女兒還是個寡婦!一家子就指著個小攤子掙嚼用,這是要逼死我們一家子啊……”
反季甘荀本就昂貴,又確實被放的不新鮮了,那菜農哪里肯吃這虧?
雖然他既罵不過李家老娘,又被這陣仗唬了一跳,但還是漲紅了臉,咬死了不能退!
人群中也不知道誰帶了個頭,率先“噗嗤”一聲笑了出來。
最后一傳二、二傳四的,哄笑聲蔓延開來,甚至還有人道:“李家老娘這把嗓子,不去唱戲真是可惜了……這比過年那會兒的大戲還好看呢!”
甚至還有惡趣味的看客起哄道:“李大娘,你先死一個看看!”
“對啊,你死一上死,對方就知道怕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