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玉枝這邊裝湯水的木桶,還是去年贏下臘八粥會后,從唐木匠的鋪子里買的。
那會兒只有霍家直接歸還了粥桶,后來宋玉枝看用著不錯,又去買了幾個。
這木桶有蓋子,有提手,木料也算中等,拎出去絕對不跌份兒!
缺點就是比一般簡陋的木桶重不少,再盛上滿滿當當的湯水,就越發沉甸甸了。
反正宋玉枝這小胳膊小腿的,提上一桶都會覺得有些吃力。
小子們斗志滿滿,根本不把這點重量放在心上。
他們還按著之前的分組,一人負責提木桶,一人負責拿碗和長柄勺子。
有些小子力氣遠不如張家三兄弟,路上力有不逮,就交換差事,輪流干重活兒,也能把湯水運送過去。
等一行人先后再回到河沿邊的時候,大河上各大龍舟隊又開始了新一輪的操練較量,附近人聲鼎沸,摩肩接踵,比上午還熱鬧不少。
人一多,空氣不流通,加上夏日里,午后的天氣本就酷熱難當,很快好些人就遭不住了。
一些人會立刻撥開人群,躲到陰涼處,一些人卻是舍不得錯過眼前白熱化的訓練,便只能一邊擦汗,一邊拿出早就準備好的水壺,庫庫灌水。
然而水壺的容量總歸是有限的,沒過多久,好些個看客便把空蕩蕩的水壺放下,開始四處尋找茶水攤檔。
更無奈的是,那些個攤檔前頭,早就擠滿了人。
現下再過去,不知道要排多久的隊,更是弄丟現在自個兒占著的好位置。
正在他們為難之際,半大小子們稚氣未脫的吆喝聲傳來:“綠豆湯,清熱解暑的綠豆湯,兩文錢一碗!”
這也就不用糾結了,聽到叫賣聲,立刻有人伸手招呼:“小子,這里!快給我來上一碗!”
好位置的看客們站得太密了,又誰也不肯挪動,換成正常身量的大人,那是絕對擠不上前的。
小子們個頭矮,這才能見縫插針地擠上一擠。
當然也有不耐煩的看客,但低頭一瞧,發現十個十來歲、或者還不到十歲的小子,便也不好意思在大庭廣眾之下,和這個年紀的孩子一般見識,至多只會埋怨嘟囔兩句,讓他們仔細一點!
小子們賠個笑臉,熱絡地喊上一句大叔或者大哥,道個對不住,也就過去了。
就這樣東一榔頭,西一錘子的,五個小組各有進項。
后頭龍舟隊比過一輪,重新登陸休整。
他們對湯水的需求就更大了。
之前他們都是讓附近的閑漢跑腿買茶水,現下聽到人群里就有清亮的叫賣聲,便也不用舍近求遠了,直接把人招呼到跟前買就行。
像之前跟張栓子十分投緣、出自化人廠的舵手就別提了,直接喊著他的名字,讓他上前,把張栓子帶來的綠豆湯都給包圓兒了。
那會兒張栓子小組帶出來的綠豆湯,已經售賣出去了不少,剩下的半桶自然是不夠快三十人喝的。
張栓子當然不會放棄這到手的機會,就讓小胖子負責給眾人盛綠豆湯,他再去找同伴,從同伴那里調過來。
未時中,半大小子們先后提著空桶回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