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這日一大早,周氏給就宋玉枝和宋知遠,一人準備了一串五色絲。
五色絲,即紅綠黃白黑線搓成的彩色線繩,可以辟邪,兼有祈福納吉的美好寓意。
一直要戴至七夕,才能解下來連同金楮焚燒,或者在端午節后的第一個雨天,把五色絲剪下來扔在雨中飄走,據說能帶來一整年的好運。
宋玉枝素來是不大信奉這些的,換成往常,想著一戴要那么久,不方便后頭干活,她很有可能直接婉拒。
不過這次自家贊助了龍舟隊,說來還真就需要那么一份好運,宋玉枝便任由周氏給自己戴上了。
后頭到了攤檔上。
端午節正日,天剛剛亮透,便已經是人頭攢動,人聲鼎沸。
都不用小伙計們怎么幫著推銷,小攤檔上的朝食早早地就銷售一空。
等到天光大亮的時候,宋玉枝把木槅扇掩上,和周氏他們兵分兩路,宋玉枝和宋知遠先前往河沿邊,趙大娘和周氏則去買菜,另外去拿宋玉枝幾日前預定的東西。
這日他們去得早,且賽龍舟又要到辰時末才開始,好些個龍舟隊為了養精蓄銳,這會兒還沒過來,宋玉枝又提前安排了鐵牛他們幫忙占位置,便沒怎么費功夫就來到了前頭。
一行人剛站定沒多久,辰時中,劉大全等人連同沈遇,來到了現場。
甫一露面,他們就造成了一次轟動!
只看一眾人高馬大的苦力,還穿著他們自個兒家常的衣裳,但人人身上都斜挎著一根五指余寬的紅布帶。
紅布帶正面赫然寫著一行大字——宋記食府贊助。
反面的字略小一些,字數更多,寫著“宋記食府蓋澆飯,歡迎品嘗”。
這種打扮,在宋玉枝看來那并不算多新奇。后世很多飯店的迎賓,都會在身上加一個這樣的條幅綬帶。
通常還都會穿同色系的衣裳,且還是絲綢材質。
眼下么,宋玉枝為了節省成本,就換用了紅色布條,反正作用本來就是吸引眼球而已。
這種迎賓裝束在時下卻是十分稀罕的。
別說認得字的,就算不認得字的看客,那也會跟身邊的人詢問,那布條上寫的是啥?
碼頭上姓宋的固定攤販本就沒有幾家,姓宋的還賣蓋澆飯出名的,那自然只有宋玉枝家!
好些個看客近來才買過宋玉枝家的蓋澆飯來吃,見狀少不得議論幾句。
有人道:“這宋小娘子真真會做買賣!居然不聲不響搞了個啥贊助!”
“誰說不是?這還只是在碼頭上呢!要是他們贏下了比試,穿戴著這身進城游街……”
“乖乖!那我今天可得再買一份來吃,省得回頭宋記生意火爆起來,再排不上隊。”
他們都是從半大小子們手里買的飯食,未曾親自去小攤檔上購置飯食,便也不認識宋玉枝,不知道她此時就在身旁。
宋玉枝聽得一陣莞爾。
氣氛正好,偏偏在這個時候,人群中忽然有人嗤笑一聲,冷冷地道:“碼頭上都是攤檔,哪里來的什么食府?真是廟小妖風大,人丑多作怪……你們也別把想的太當然。還穿戴著這身進城游……能贏下這正式比試再說!”
那人把知道的俚語一通胡說,宋玉枝聽了不覺蹙了蹙眉。
也不止宋玉枝不愛聽,附近其他人也是一樣。
要知道今日天剛亮,盤口那邊就已經封盤。
他們這些人聚集在苦力龍舟隊附近,那就是都押了他們贏!
現下還未比呢,就突然冒出來一個唱衰苦力龍舟隊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