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竟他平素也要上工,休息的時間本就得來不易。
無奈情勢比人強,半年租子交去四十五兩,衙門的手續費又是接近半兩銀子。
現在她身上還有十四五兩。
明日把固定攤位還給古家夫妻后,還能回來二兩轉讓費。
但是往后數日,在鋪子開業之前,她就沒有地方可以售賣飯食了,至多只能早晚兩個飯點的時候,弄出飯食讓半大小子們幫著往外賣。
小子們終歸年紀小,午間日頭又毒,他們的家長不會舍得讓他們太辛苦,更不可能分出那么多時間,幫著他們運送。
宋玉枝計劃著讓他們午間一人賣七八份,晚間跟前頭一樣,賣上十五六份。
這樣一日尚且能穩住七八百文錢的收入。
聽著好像是收益依舊挺不錯,但架不住花錢的地方多。
翻新、拆墻、建造……都算是開胃菜,后頭還得添置桌椅板凳,定做柜臺,置辦各色雜物。
這鋪面前身是做文玩古董的,想來招待客人的東西都是上等貨色,租約到期之后,租戶自然而然就把好東西全給收拾走了,現下鋪子里說是家徒四壁也不為過……需要另外購置的東西實在是多。
另外,宋玉枝還得去找人談合作。
前頭攤檔規模小,又毗鄰碼頭集市,現買菜現做,十分方便。
現下來城中靠城東一帶開店了,距離最近的市集,也需要走上好一段路。
總不能還讓趙大娘一趟趟往回背。
而且這一帶的菜價也貴,最好還是直接去和鄉下的菜農談,從他們那里購入。
還有張屠戶家的豬肉,一直都比貧民區貴上兩文錢。
只是他看在兩家交情的份上,還一直按著貧民區的市價賣給宋玉枝。
往后鋪子里對豬肉的需求會越來越多,宋玉枝也不能一直心安理得地讓張屠戶少賺肉錢,也得去仔細商量一番。
談成之后,初次合作的情況下,還得提前付一筆定金。
一來二去,眼下的宋玉枝實在說不出那樣財大氣粗的話。
好在沈遇根本不會同她計較這些。
他特特提出來了,就是做好打算給她出力的。
反而若是宋玉枝跟他算得太過清楚明白,他心里才會真的介意。
兩人說著話,不知不覺就回到了清水巷。</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