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玉枝的話一出,趙大娘臉上果然再沒有愁容。
在遇到宋玉枝之前,她就是在碼頭上當流動攤販的。
再知道其中的苦楚不過。
春秋兩季,光景好的時候,生意好做,各家攤主還能多賺一些,但夏、冬兩季,普通攤檔哪兒還有什么生意呢?
一年到頭混個溫飽就不錯了。
也就宋玉枝這樣特例中的特例,才會來到碼頭沒多久就站穩腳跟,半年多就攢出開店的啟動資金。
尤其是知道金大娘現下自個兒單過,只有同村的葉兒同她相依為命。
老的老,小的小,趙大娘心里就格外不是滋味了。
正好宋玉枝這邊缺人,確定參加學徒選拔的只有吳家小姑娘一個人。
若是葉兒成為學徒,能跟宋玉枝學廚藝,哪怕只是皮毛,祖孫兩往后的日子都能好很多。
看著趙大娘的神情一松,宋玉枝又接著補充道:“不過若是葉兒通不過考校……”
兩位大娘親如姐妹,宋玉枝剛來的碼頭的時候,也受過金大娘的關照。
但一碼歸一碼,金大娘日子艱難,宋玉枝有余力的時候,可以幫一幫。
但她不會看在人情的份上,把沒有天賦的人收為學徒,那才是真的誤人誤己。
趙大娘點頭道:“那是自然!選學徒肯定不只看刀工,還得考校一些別的。枝枝你能給她一個機會就好。我這就去和她們說……”
說著話,粗中有細的趙大娘覺著不對了,狐疑道:“你沒瞅見我的時候,就已經站在阿金的魚攤前了……后頭也是你主動問起了葉兒的事,顯然你早就注意到了葉兒。剛你怎么不直接說?”
宋玉枝抬手指了指頭頂升得老高的日頭,無奈笑道:“因為我真要趕回去干活了呀。而且……”
而且若是方才直接提出,金大娘和葉兒少不得要感謝一番。
尤其是金大娘,連唯一的本事都交給了葉兒,現下儼然是把葉兒看成親孫女一般。
她很有可能像吳家嬸子那般,詢問一些情況。
宋玉枝既沒有時間再仔細應對,又怕金大娘光口頭感謝還不夠,要送她一些魚什么的。
雖然幾條魚不值多少銀錢,但那是祖孫倆賴以為生的進項,宋玉枝并不想收。
所以只讓趙大娘去轉告。
她自己則準備按時回清水巷去,反正回城的路她熟的很,拾掇的東西又都已經讓周氏帶回城去了。
加上清水巷那邊有張大嬸等人幫忙,她就給了趙大娘半日假期,讓她去說明情況,順帶也讓她和金大娘好好敘敘舊。
“要不說九天仙女也不如你呢!仙女哪兒有你會疼人?”
若不是在外面,趙大娘真是恨不得把宋玉枝攬進懷里,好好揉上兩把。
在趙大娘的堅持下,她把家里的鑰匙給了宋玉枝后,還是把宋玉枝送離了碼頭,看著她搭上了進城的牛車,這才折返回去,和金大娘說讓葉兒參加學徒選拔的事兒。
果然,金大娘和葉兒都十分激動。
金大娘拉著趙大娘問了一連串、跟吳家嬸子如出一轍的問題。
趙大娘的回答也大差不差,都是說到了時間和考校內容還未定,但肯定是考驗廚藝基本功那些,然后告知了一下新店的地址,說回頭確定了日子,她會來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