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趙大娘這么說,宋玉枝便解了圍裙,親自去瞧了一通。
趙大娘這次是一點沒夸張,宋記附近確實冷清。
但到了長纓街正街,宋玉枝就明顯感覺到人多了許多。
等到了吉祥、如意兩家附近,那更是人滿為患。
尤其是如意酒樓,他家門口搭出來的說書臺子,本就占了不小的地方。
臺子前周圍又加了涼棚,涼棚里頭放了好些個方桌和條凳。
寬闊的街道一下子就被占用了一半多。
長纓街上來往的富戶的又多,時下又正值酷暑,三不五時就有馬車或者轎攆經過,把剩下半條街給擠的滿滿當當,行人舉步維艱。
至于趙大娘說的熟面孔,宋玉枝也見到了。
楊掌柜和齊掌柜此時就在如意酒樓門口的涼棚附近。
性情比較儉省的楊掌柜,此時正有些肉痛地同齊掌柜道:“晨間咱們在這里只要了兩盞清茶,一碟點心,加上這涼棚里頭的座位銀錢……就已經花費了百文。都夠在宋記吃兩頓正餐了。不然午間還是去……”
齊掌柜擺手道:“老兄再儉省也得看時候吶!咱這城里指不定什么時候就要亂,現在不緊著聽消息,啥時候聽?而且晨間說書聽了半截,我心里癢得不行,就想聽下文呢!你可別告訴我,你不想聽!”
“我自是想聽的。但是我昨日才同宋小娘子說,好幾日沒吃到宮保雞丁了。讓她今日務必得把這道菜放到午市的菜單上。這要是不去……”
“別但是了!宋小娘子不是那等小心眼的人。”齊掌柜拉著他就準備往涼棚里進,“我都把桌子給包下了!這樣,午間這聽消息的都由我出!老兄別推辭,等這程子過了,你再去宋記回請我。”
楊掌柜連忙道不用。
二人正掰扯著,抬眼正好和宋玉枝打了個照面。
鬼使神差的,兩位掌柜竟都莫名有些心虛,神色尷尬。
“小娘子……這是也來聽說書?”
食客選擇在哪家進餐,都是他們的自由。
宋玉枝神色如常,笑著福了福身回禮,大大方方地應道:“我倒不是特地來聽說書的,只是今日鋪子里沒什么人。聽說這里人多,就過來瞧瞧。”
見她絲毫沒有見怪,兩位掌柜臉上的神色才自如了一些。
日頭毒辣,齊掌柜還邀請宋玉枝一道進涼棚乘涼。
宋玉枝已經過來有一會兒了,便知道如意酒樓前的涼棚,按人頭收費的話,是一個人十文錢。
若是像齊掌柜這樣包下一張桌子的,則需要五十文錢,隨便坐多少人。
所以她進去落座的話,也并不需要齊掌柜另外再添銀錢。
宋玉枝道了聲謝,隨著他們一道落座。
但回頭等齊掌柜要給宋玉枝點茶水的時候,宋玉枝就立刻拒絕了。
“齊掌柜別破費,我略坐上半刻鐘,就得回鋪子里了。”
說完,宋玉枝就同他們打聽起自己真正關心的話題——
城東一帶都是富戶,長纓街更是緊靠著官衙。
這里的治安管理比城內其他地方嚴多了。
時常能見到巡街的捕快。
但她一路過來,就發現那些個捕快對長纓街上的亂象視若無睹。
甚至還會幫忙維持秩序。
“我說小娘子怎么得空和我們一道乘涼,原是好奇這個!還挺巧,我晨間剛和人打聽完……”
齊掌柜說著話就左右環顧了一下,然后壓低聲音解釋起來。
要擱平時,衙門的人自是不會對這樣的亂象放任不管的。
但現下情況不同,遠的不說,就說碼頭防線那邊,之前風雨夜被水匪炸毀的一片。
那是公家地方,衙門收了攤販的租子,自然得負責修葺到底。
雖說被波及的那些個固定攤位,只是木頭房子,修葺起來難度不大,但也需要銀錢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