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生意和談戀愛有個共通點,就是主動的一方,反而會容易處于下風。
李家姐妹比宋玉枝想的動作還快。
得知消息后,宋玉枝心里已經有了成算——這樁合作算是談成了一半。
她讓趙大娘還回前堂去招呼客人。
又過了一會兒,李家姐弟點了一只烤鴨,要看當場片鴨。
宋玉枝簡單收拾了一番,就往二樓去了。
雙方甫一碰面,少不得都要打量對方一番。
李家姐妹心里都有些詫異——
雖然她們早就聽說宋玉枝年輕貌美,但李英杰并不是什么好色之徒,回去后不離嘴的從來都是宋記的吃食,而不會重點去提宋玉枝的模樣。
在李家姐妹的設想里,在市井里討營生的宋玉枝,應當有著遠超同齡人的成熟,有個六七分的清秀顏色。
哪里能想到,十六七歲的宋玉枝不施粉黛,只穿著一身淡黃色的對襟衫子,卻難掩姿容,就好比天然去雕飾的清水芙蓉。
莫說是男子,便是女子也要為之心喜。
若是她稍微打扮一番,再弄出個“食肆西施”的名號,想也知道宋記的生意還能更往上一層樓!
可宋玉枝沒那么做。
她都能想到利用每年一次的端午游街,來進行宣傳,卻從未想過利用自己這副好相貌來攬客。
同為女子,李家姐妹自是不由對她高看一眼。
相比她們,宋玉枝就含蓄多了。
她不動聲色地用余光打量了李家姐妹一眼,而后便開始照常為他們片鴨子。
每片好一些,自有伙計幫忙端上桌。
不知道是不是心理作用,李家姐妹吃著新片下來的烤卷成的餅,覺得滋味比昨日好了不是一星半點。
她們不約而同地腹誹道:難怪那么些人上趕著來吃這烤鴨。更難怪那福海樓的東家,一下子就被宋小娘子的廚藝折服!
若是她們早知道宋小娘子除開家常菜外,還會做這樣堪當鎮店之寶的招牌大菜,怕是也不會觀望那么久了。
當然現在想這些也晚了。
李家姐妹心意想通,交換過一個眼色之后,趁著宋玉枝還未離場,李大姐開口道:“早就聽聞家弟說小娘子廚藝高超,今日嘗過這新鮮出爐的烤鴨,我才知道什么叫‘百聞不如一見’。不知道小娘子什么時候得空?我有件事想同小娘子商量。”
宋玉枝道:“午間我怕是不得閑,得等到未時了。”
這倒不是宋玉枝故意拿喬,實在是進了掛爐的烤鴨不能完全離開人。
光憑倆徒弟對火候的把控,讓她們看顧一陣子尚可行,更多的還得宋玉枝親自把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