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頭緒之后,這日宋玉枝料理完早市要售賣的吃食后,就一頭鉆進了休息室。
她在休息室一待就是一上午,中間宋知遠去給她送茶水,也被送宋玉枝給擋了回去。
宋知遠自然以為自家姐姐,還在為昨日賬目上發現的問題發愁。
他把事情跟呂掌柜說了,又道:“俗話說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您更是咱們這行的老人了,您看看……”
話不用說的太多,呂掌柜知道宋知遠是讓他幫忙出謀劃策的意思。
無奈呂掌柜一時間也無甚頭緒——
他早先在吉祥酒樓當掌柜的時候,吉祥酒樓便已經規模不小,他要做的就是守成。
而宋記的則更像一個新建立的國度,不能墨守成規,也沒有規矩可守,需要另辟蹊徑,開疆拓土。
崗位還是同一個崗位,要做的事兒卻又不盡相同。
思索半晌,呂掌柜道:“清風客棧的合作,更是我主張東家去談的,我再慢慢想想法子……”
話音未落,在休息室外頭碰頭說著話的一大一小,看到宋玉枝嘴角含笑,拿著幾張紙出了來。
她瞧著比昨日的沈遇還神清氣爽呢!
呂掌柜狐疑地看了宋知遠一眼。
宋知遠攤了攤手,表示自個兒也沒想到是這個發展。
宋玉枝沒管他們之間的眉眼官司,只笑道:“掌柜和知遠在正好,來看看我這份新寫的‘中秋節企劃書’。”
呂掌柜和宋知遠哪里聽過企劃書這個詞呢?
他們疑惑地接過細看起來。
在這份企劃書里,宋玉枝把中買月餅的客細分為三種。
第一種食客,買月餅是回去主要是為了供奉月神,祈求平安的。
賣給他們的月餅,光滋味好可不管用,他們自個兒都未必舍得吃呢!
宋玉枝還在企劃書里反思了一下,自家的月餅訂單不如預期,可能就是因為前頭在做喜餅的時候,光注重到了口味,而沒在外觀上花心思,只用紅曲水點了個紅點。
用來供神,確實是簡陋了一些。
所以宋玉枝就想著要定做一套新模具,在月餅上刻上嫦娥奔月、玉兔搗藥、吳剛伐桂等精美圖案。
模具也不用假手于人,自家親娘就會畫,后頭讓沈遇照著樣子雕刻就成。
第二種食客,則是供神之余,還有閑錢買月餅來吃的。
這樣生活水平中不溜的客人,是宋記現下客人中的“主流”。
昨日詢問啥時候可以預定月餅的,都是這樣的客人。
針對他們,宋記就不用進行什么改革,把月餅做大,定個物美價廉的價格就行。
最后一種,就是最富的,除開供神和自家人吃,還會購置月餅送人的食客了。
也是企劃書里的重點攻略對象。
宋玉枝決定推出月餅禮盒——
在先前便當盒的基礎上,她設計出了一種新型的月餅盒。
月餅盒大體分兩層,第一層是一個個小抽屜,每個抽屜剛好夠放一個刻著精美圖案的月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