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到門口,他們會先駐足看一眼沈遇帶著徒弟雕刻木雕。
看沈遇動作越來越快,三個小學徒也在沈遇的指點下,不帶一點懈怠,雕得有模有樣的,他們再往店里進。
進店之后,也不和往常一樣開始點菜,而是還得踮著腳、伸著脖子往柜臺里瞧一眼,看到那兩個小金錠還擺在那,未曾被收回去、被人偷了去。
接著才開始打飯點菜。
最后他們在小柜臺付錢,還要看幾眼擺在上頭的、已經雕完工的木雕成品。
今日還多了一個步驟,宋玉枝把做好的木盒樣品也擺到了小柜臺上。
那獨具匠心的木盒,毫無疑問地收獲了一波好評。
許多人已經在想著木盒的用途了,說來日給自己夫人放胭脂水粉的之類也是極好。
就在這樣的氣氛中,宋記的月餅禮盒銷量持續走高。
到了七月下旬,宋知遠幫忙一統計,禮盒已經售出去一百八十多盒,且消息不脛而走,每天還有老客人帶動新客人過來。
這些個新客人到來后,當然也不會上來就直接預訂,尚且看不見實物的禮盒,少不得還要親自嘗嘗宋記的吃食。
吃著覺得很不錯,他們才會心甘情愿地付銀錢。
如此之下,加上烤鴨帶來的收入,月底宋玉枝和宋知遠一盤賬,暫且不算月餅禮盒的銀錢,宋記的毛利潤直接就突破了百兩,來到了一百五十兩附近。
就算扣掉店租和宋記所有人的工錢,和一些個暫時不好統計的隱形支出,百兩純利潤總歸是穩的。
算清楚之后,宋知遠就止不住地笑起來,“八月才是咱家正式開售月餅的時候,生意只會比現下更好,賬目更多……姐姐,我要申請一筆公費,多買幾本賬簿。”
宋玉枝讓他只管買,“除開賬簿,筆墨紙硯那些,你也看著買。另外眼瞅著就要入秋,也該把秋衣裁起來了,你去問問其他人,統計一下大伙兒除了衣服外,還要不要添鞋子襪子那些個……咱們一并購置了。”
宋知遠應了一聲,很快就把消息宣布給其他人知曉。
眾人立刻就不干了,一道過來尋宋玉枝說道。
張栓子道:“東家給這工作服寬大,我穿著正好。不必浪費銀錢裁新的。”
來上工晚,但是已經胖了一圈的狗蛋羞紅了臉,說:“東家也別給我做,我是最近吃的太多了,才顯得衣服緊了。我后頭少吃一點,馬上就能瘦回去。”
葉兒說:“師父除了工作服外,前頭才給我和葵兒裁了新衣,我們個頭都長得不快,都合穿的很。”
趙大娘也是一樣拒絕,“枝枝你給孩子們裁就好。我這把年紀還穿啥新衣裳?我就不用了。”
宋玉枝一個都沒理,直接對宋知遠說:“那不用統計了,就按著一人從里到外兩身計數。”
宋知遠最聽他的話,把宋記所有人,包括周氏和最后來的唐家小哥,全都登記在冊。
看眾人還要接著再說,宋玉枝最后擺手道:“都不用忙著拒絕。衣裳雖是送與你們的,但你們穿著精神體面,才能給客人留下好印象。自然得走公賬。其次,也別說少吃一點,就不用裁新衣的話。且不說你們大多都是還在長身體的年紀,就說下個月……”
“下個月可還有一場硬仗在等著我們!”
這話一出,眾人立刻不再發表意見,安靜了下來,向宋玉枝投來詢問的目光——
宋記的月餅禮盒賣的這樣好,明顯就是大勝在望,怎么就還有一場硬仗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