烘烤是一方面,另一方面,一開始煮牛奶的時候,熬煮到八十度左右,就要立刻隔火。
溫度高了低了都不行。
時下又沒有溫度計這樣的輔助工具,宋玉枝純靠經驗把控。
好在現下宋玉枝現在多少也有點身家了,她讓倆徒弟放手去練,去感受,慢慢積攢經驗,還告訴她們熬煮過頭了也不礙事,煮沸的牛奶正好做奶茶,賣給客人。賣不掉也不怕,宋記這么多張嘴呢,一人喝上一碗,也能消化完。
牛乳已經是很金貴的東西,十斤牛乳才能做出一斤奶酪,其價格可想而知。
葉兒和葵兒都不敢掉以輕心,一人要了個小鍋,謹小慎微地開始練習做奶酪。
臨近八月的最后幾日,整個宋記一直縈繞在奶香味中。
這香味人人都能聞到,故而也不用宋玉枝宣傳,進宋記光顧的客人,甚至路過宋記的行人,都知道宋記又在研制新吃食了。
等葉兒和葵兒能做出令宋玉枝滿意的奶酪月餅,時間便一晃來到了八月。
如呂掌柜所言,一進到八月,各大酒樓、食肆門前,就貼上了出售各色月餅的告示。
也正如宋玉枝猜測的那樣,告示張貼出去后沒兩日,一眾店家便先后察覺到不對勁了。
其中當屬吉祥和如意兩家反應最快——
往年他們掛出告示后,就會有一眾熟客上門下單預訂。
今年他們兩家在六七月時,特地搞了大動作來預熱中秋,月餅應當比過去更不愁賣才對。
銷量怎么會不升反落呢?
轉頭,兩家的掌柜就讓一眾伙計開始搜羅消息。
毫無意外的,他們打聽到宋記七月中旬,就已經開始了動作,且還有另類的贈品抽獎方式。
先前宋記長纓街上售賣各色口味的煲仔飯,便已經頗受好評。
后頭李茂伙同那對裝神弄鬼的賊母子,栽贓陷害不成,鬧得人盡皆知,滿城風雨。
最后連呂掌柜都跳槽去了宋記。
在長纓街一帶,或者說城內所有同行中,宋記已不是籍籍無名之輩。
他們兩家自也不敢把宋記小看了去。
如意酒樓率先有了動作。
他家直接把月餅禮盒的定價往下拉了一截,六塊月餅連帶禮盒,只售七百文。
這價格聽著是比宋記的禮盒還貴上一大截,但架不住人家是老字號,名氣大。
禮盒本就是用來送禮的,送禮又最講究個面子。
是花五百文,買宋記這樣小食肆出品的禮盒,還是添二百文,買一流大酒樓的月餅禮盒呢?
眾人心中自有計較。
這還不算,吉祥酒樓緊跟其后,也施展出了手段。</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