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她們還發愁個什么勁兒呢?
宋玉枝則還是不驕不躁的。
她心里明白,自己同魏家的淵源談不上多深,尤其事情已經過去了快一年。
加上前頭兩次宋玉枝過去送節禮,看別家準備的節禮都十分貴重,自己只是帶了一點表心意的吃食,便沒有讓魏家人在百忙之中,再抽空來招待自己。
只很識趣兒地送了東西就走。
說不定魏家人都不知道那兩份小禮物,是出自她手。
她只是不想讓李家姐妹再為自己的事兒著急,所以才沒有過多解釋。
送走她們之后,宋玉枝又回了前頭支應。
一直忙到下午晌,骨湯麻辣燙收獲好評不斷,宋玉枝越忙,腦子也越發清明。
老話常說心急吃不了熱豆腐。
雖說那官家食肆的好處實在是大,面子里子俱有。
若是宋記能贏下這個名額,前路自然會越發一帆風順。
但自家鋪子根基淺,是不爭的事實。
且她也不太喜歡那種走后門的方式,今年就以平常心盡力試試,讓對方知道自家有心想參加那個商宴。
若是魏家覺得宋記就是不成,不給赴宴的名額,那還有明年嘛!
要是明年不成……
只要按著眼下的光景,一步一個腳印地發展,宋玉枝還就不信了,明年自家還沒資格去赴宴!
想好之后,宋玉枝去隔壁找了周氏一趟,讓她幫忙寫了個拜帖。
然后宋玉枝就趁著午后的閑暇時間,揣上拜帖,攢上一盒子點心,去往魏宅。
魏宅并不在城東富戶區,距離宋記頗有一段距離。
尤其現在的魏宅正身處輿論中心,不知道多少人在明里暗里關注著。
沈遇自不放心她一個人過去,趕了驢車送她。
現在這驢車可不是從車行租賃而來的了,而是宋玉枝花了公費置辦的。
驢子體質健壯,車廂更是寬敞,沈遇駕起車來又很平穩。
宋玉枝靠在引枕上迷瞪了會兒,都沒怎么覺得,馬車就已經停在了魏宅門口。
還未下車,宋玉枝就已經外頭的鼎沸的人聲——
“我家老爺說了,此番主辦宴席并不收禮!若是想通過送重禮開后門的,我勸諸位趁早歇了心思!慢走不送!”
“要是往年已經參與過的人家,則更別著急,我們老爺本也會參照往年的賓客名單,并不會刻意為難任何人。”
“最后,就是往年沒參加過,今年才剛嶄露頭角的,則更不需要送禮。只需要附上拜帖,回頭我們老爺得了空會一一細看,但凡是真有實力的,絕對不愁沒機會!”
魏家門房扯著嗓子,把魏先生定的規矩給吆喝了三四遍,接著就開始退禮物,收拜帖。
宋玉枝一邊心道魏家人辦事果然敞亮,一邊立刻從車上下了去,把拜帖給遞上前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