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遇蹙了蹙眉,眼眸中多少流露出一點失望。
宋知遠不錯眼地看著他,最后實在繃不住了,笑出了聲。
“我騙姐夫的!”小家伙狡黠的眨著眼睛,伸手進懷里拿出一封書信。
沈遇并不同他計較,只無奈笑罵了一句“人小鬼大”,坐下就仔細看了起來。
宋玉枝兩輩子都沒正經學過寫毛筆字。
日常要用到寫寫畫畫的地方,她都是求助親娘周氏。
后來宋記又多了個周掌柜,他識文斷字,宋知遠最近又重新開始讀書練字,宋玉枝可求助的對象就更多了。
如非必要,宋玉枝不會把自己的狗爬字展示到人前。
但眼下她給沈遇的這封書信,卻是百分百出自她的手。
字跡絕對稱不上優美,也不講究那些個書信的格式,抬頭寫了沈遇的名字,也沒有任何書面語的問候,上來宋玉枝便在信里自顧自地說起近況。
她說自己很好,就是有些忙。葉兒和葵兒雖然已經能獨立制作大鍋飯,張大嬸和狗蛋他娘也都很踏實能干,洗菜配菜都不需要她插手,她就主要還是做鋪子里售賣的、那些熟手得不能再熟的吃食……
又說周氏和趙大娘,說她們都有些憂心,趙大娘前兩天還做夢,夢到民兵還未正經操練,就跟北戎人對上了。嚇得趙大娘連著兩天都睡不踏實,約著周氏過幾日去清凈寺燒香求平安符。
好在兩個娘白日都有自己的事兒忙,忙起來的時候便沒有那么多時間想東想西了,就也沒有對她們的身體造成影響。
宋玉枝還提了一嘴魏夫人和魏老太太。說她們知道沈遇城外駐守,同樣不放心,還提出要往軍營里捎東西。她想著不大好,總不能沈遇一個人過得事事如意,其他兵丁都過得苦哈哈的……她就讓她們先別送。
甚至還提到了家里的小猞猁。
宋玉枝說它精乖,明明之前宋知遠照顧它最多,它也跟宋知遠最親近。但自打沈遇離家之后,它就在家待不住了,一個不留神就翻墻往外跑。
住得近的街坊四鄰看著它長大的,都知道它通人性,不會傷人。
但清水巷除開住在那的街坊,還有臨近年關上門走親訪友的旁人。
前兩日正好有個孩子被猞猁給嚇著了,得虧那戶主家同自家有些交情,才沒把事情給鬧大,宋玉枝只登門賠禮致歉。
末了,宋玉枝詢問沈遇方不方便把猞猁帶進兵營。
兵營里敢來當民兵的青壯,膽子自然比一般人大,附近又有山頭,也能讓猞猁解放天性。
口糧方面,她可以來想辦法。
畢竟宋記現在日日都賣幾十只烤鴨,幾乎都是富客預定的。
很多富客不稀罕鴨架子,會要求宋玉枝把烤鴨片出來,直接帶走。
還有其余清淡的剩飯剩菜,宋記內部消化不了,可以讓取飯食的兵丁一并帶過來,也不用擔心猞猁在外頭餓著……
洋洋灑灑三頁紙,被一件件瑣碎的小事給填滿了。
宋知遠在沈遇身旁,初時還沒有細看,怕窺探到自家姐姐和姐夫的隱私。
但掃了幾眼后,宋知遠發現不對勁的地方了——
這是家書還是事無巨細的工作日志啊?!
哪怕是他這個年紀,也知道家書不是這么寫的,好歹多問候幾句,問問出門在外的丈夫餓不餓、冷不冷、累不累、有沒有受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