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頭飯后,當周氏準備讓人去書房給宋彥送飯的時候。
宋玉枝主動請纓,把活兒攬到了自己身上,說是老醫仙交代的,讓她飯后活動一二。她也正好去找幾本書,拿回屋里看著解悶。
小宅地方不大,正堂距離書房也不過幾步路,送頓飯怎么也不會累著她。
周氏就沒同她爭,將托盤交與她,又叮囑她適當地活動會兒,后頭早些回房歇著。
幾步路的工夫,宋玉枝就到了書房外。
書房門虛掩著,宋玉枝輕敲了兩下,推門進去。
宋彥正埋頭在堆積如山的公文里,只以為是下人來送飯,頭也沒抬就道:“我現在還不餓,放一邊就好。”
聲音里透著說不清和道不明的疲憊和滄桑,聽著像老了好幾歲一般。
宋玉枝察覺到不對勁,特地沒聽他的,而是上前了幾步。
走近之后,宋玉枝才發現自家親爹不止聲音不對勁,面容上更是跟過去判若兩人——
過去的宋彥雖然郁郁不得志了很長一段時間,但是他并不自苦。
所以他雖然清瘦,但眉間卻并不見郁色,反而因為苦難,比旁人還多了幾分云帆風情的從容恬淡。
通俗點說,他一直是比同齡人年輕的清俊模樣。
可眼下,不過幾日,宋彥卻是瘦的臉頰凹陷,眼中滿是紅色血絲,眼底青黑一片,鬢邊更隱約可見數根銀絲!
難怪他前幾日每每在書房待到半夜才回屋,更難怪他今日不肯在人前摘下風帽!
宋玉枝心中一凜,轉身把書房的門擱了,正色詢問道:“爹,您別瞞我,發生何事了?”
宋彥初時還有幾分慌亂,下意識地想把風帽戴上,這會兒他知道是瞞不住自家閨女了,便嘆息道:“枝枝,是爹對不住你。圍場的事……你受苦了。”
說到最后幾個字的時候,宋彥紅了眼睛,連忙轉過身去,用袖子擦了擦眼睛。
宋彥雖是文士,但自小心性堅韌,不管是現在的宋玉枝,還是原身,都從來沒見過他這副模樣。
宋玉枝不禁有些慌亂,“爹,到底怎么了?你和我細說。”
宋彥閉了閉眼,調整了一下呼吸,半晌之后,他道:“在你們去圍場之后沒兩日,陛下便傳了一道密旨給我。讓我協助御前侍衛送焦家兄弟出城,同時,陛下還讓我擬了一道圣旨。”
翰林本就是天子近臣,除開為天子講解經史之外,也需要幫忙起草各種詔書。
那是宋彥的分內職責。
只沒想到,建元帝讓宋彥幫忙起草的,竟是立海晏為儲的圣旨!
宋彥比常人聰慧,經過那樁事,哪里能不知道自家身處圍場的閨女、女婿,陷入了皇家詭譎的風波里了呢?
這幾日,他可謂是過得度日如年。</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