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同您說真話,您別怨我。我是快到豐州城時,才慢慢尋回自己的神智,說我從那時候才真正活了也不為過。而從我神智清明開始,您就不在我們身邊了。我雖知道那事兒錯不在您,但那會兒到底您不在的那段時日,全靠娘和弟弟支撐著我過來。我這心里終歸也是有個結在。”
宋玉枝并沒有一味地勸著宋彥想開,不要一味的自責,而是無形中和宋彥站到了同一陣線,告訴他自己也很在意那件事!
果然,方才還神情倉惶的宋彥精神一振,“枝枝,我就知道你是怨我的!我……我……”
宋彥“我”了半晌,一時間卻不知道要說什么。
宋玉枝便話鋒一轉道:“爹,我來書房尋您,是有一件正事,要同你商量。”
宋彥斬釘截鐵地應道:“別說一件事,就是十件、百件,爹都答應你!”
宋玉枝失笑,“我還沒說什么事兒呢。”
宋彥依舊篤定:“不管什么事,都可以!”
“倘若,我說的是,我想回豐州城呢?”宋玉枝認真地看向宋彥。
離京這件事,宋玉枝早就和沈遇商量好了。
即便得知她突然有了身孕,兩人也未曾更改計劃,只是把這個計劃暫時延后。
自家親娘和弟弟都不眷戀什么富貴,想來不會多留戀京城。
趙大娘就更別說了,肯定是跟著他們小夫妻一起行動的。
甚至宋玉枝也有信心,能說動老醫仙和辛夷隨自己一道離開。
只有宋彥。
他跟著海晏出生入死,九死一生才博得了前程,成為了天子近臣。
他身為文臣,又身負殘疾,跟沈遇不同,不是去哪里都可以大展拳腳的。
一朝離京,他可能就再也回不到現在的位置了。
可若是他不愿意離開,一個家又要再次散開。
宋玉枝把這幾日的心路歷程說與宋彥,最后道:“爹,我現在同您說這些,不是想讓您在愧疚之下,做出倉促的決定,來日后悔終生。而是將選擇權交到您手上。你要是愿意跟我一道走,我就帶您去重新體驗,我跟娘、弟弟他們走過的路。你若是不愿,也沒關系,畢竟俗話還說‘朝中有人好做官’呢,有您在京城照應,我和沈大哥在外頭也更便宜一些……”
宋玉枝說這么一番話,一是轉移宋彥的注意力,將他從慚愧自責的情緒中拖拽出來。
二是告訴宋彥,自己雖然不知道他的決定,但早就把他考慮在內,并不曾像宋彥想的那樣,對他心生怨懟和嫌隙。
宋彥短暫得錯愕了一下,顯然沒想到宋玉枝要同自己商量的,是這樣一件事。
可也就是一瞬而已,他毫不猶豫地開口道:“我平素想要功名,想要前程,自始至終也不過是為了讓你們娘仨過好而已!可我現在想明白了,一味追求那些,只會讓你們身陷危險。也不用說圍場的風波,光說那推你落水,險些害了你性命的方如珠,就是權勢惹來的禍!”
“枝枝,只要你娘和你弟弟沒意見,我跟你們一道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