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生過孩子的人,永遠都不會知道給孩子取名字有多么的困難。
而且,還是十三個孩子!
扒耳騷腮了三天三夜,耗費無數的腦細胞之后,甄鑫終于為這些孩子們把名字給排了出來。
茍姓的出身其實并不算差,相傳黃帝之子得姓者有十四人,其中一個便為茍。但是,百家姓并未收錄此姓,便難免的受人鄙視。
茍為姓時,其讀音原為“構”。只是南宋那個趙構登位之后,為了避諱,所有茍姓之人全部改音。有些改為“溝”,有些則改為“狗”。
民間對此不講究,一律稱之為“狗”,從此定型。
“茍”屬草,甄鑫取個巧,以木為屬排出一堆名字,讓茍氏一家自己去挑。
彬、松、柏、櫪、櫟、枳、桉、樟、檀;桃、櫻、榆、榕。
四個女孩子比較簡單,在她們母親的幫助下,很輕松地挑好自己的名字。
十三歲的茍二,名為榕;十歲的二女兒為茍榆;九歲的三女兒為茍桃;老幺名茍櫻。
輪到男孩子時,場面瞬間失控。
“我不要叫狗白!”
“這個字好難看啊……”
“狗糖是什么糖?好吃嗎?”
“我要叫茍榕……”
“那是姐姐的名字!”
“我,就要叫茍榕,啊……我要茍榕……”
“啪!”茍順一巴掌蓋了過去。
“媽,你家茍弟打我……我,要茍榕……啊……”
“滾!”
兩個同歲的男孩已經滾成一團,相互較著勁,以勝負來決定兩人誰為“茍松”,誰為“茍柏”。
最小的十三妹,緊緊地抱著她的“櫻”字,看著她的哥哥們,喀喀地笑著。
天下大亂!
腦殼大疼!
揉了半天腦袋,甄鑫突然驚詫地發現,這些孩子們,竟然大多識字!
這可真有點不得了!
老大安安靜靜地拿著他的“彬”,一筆一劃地虛空而寫。
有兩個孩子,在一個茍家婆娘的指導下,相對坐在地上,各持一根樹枝,就著沙土,認認真真地寫著自己的名字。
鬧騰了半個多時辰之后,總算把名字全都分好。不管孩子滿意或不滿意,起碼茍家的那些婆娘們,個個臉上都現出極為滿足的笑意。
除了依然眨巴著大小眼的茍順之外。
看見這廝袖著手又蹲了過來,甄鑫一腳虛踢出去,沒好氣地問道:“你又想搞什么夭娥子?”
茍順不閃不避,腆著臉說道:“公子受累,能不能多整出些名字來?”
“你要作甚?”甄鑫一臉警惕地問道。
茍順歪著脖子,往自己肩上蹭了蹭,說道:“萬一,我是說萬一,又有了孩子呢?”
又有孩子?
甄鑫大怒。
可是突然想起,這家伙看著如今孩子一堆,自己親生的似乎一個都沒有。
莫非是他不行?
甄鑫狐疑地看著他,問道:“你窮得連褲子都沒了,還想再收養孩子?”
“不是啊!”茍順哭喪著臉說道:“我,我還沒真的娶妻生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