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禺陳家,在宋時不過一個小小的走私商,依靠其他海商存活,連獨自出海的能力都沒有。經過二三十年發展,原來的幾家大海商倒的倒散的散,他們家卻逆勢成長。
孫掌柜估計,陳家背后的主要支持者,應該是當年率先攻入湖南廣東的軍方大佬。這些人如今在軍隊中的勢力雖然沒有當初那么強橫,可是在朝中依然影響甚大。
除此之外,陳家的背后似乎有中書省,甚至剛成立不久的尚書省的影子。具體情況,孫掌柜還沒有權力了解得更深。
另外一家,是香山尤家。
位于珠江口的香山,此時還是一個島。西江與北江數百年的泥沙沖刷填充之后,香山島最終與大陸聯在了一起,成為后世的中山與珠海。而澳門,則留在香山島的最南端。
尤家家主話不多,讓人看不清其底細,孫掌柜對其了解也最少。
只知道這家海商在十年之前還無人所知,似乎從平地里突然冒出一樣。
躲在香山的尤家,似乎從來不與楊家與陳家有太多來往,但是那兩家都對尤家卻有深深的忌憚。
因為尤家,占據著北上航路的絕大多數份額。甚至聽說廣東這邊所有想要前往福建、浙江的商船,都必須去尤家按貨量的大小申請等級不同的“過路旗”。
攔海搶劫的?
果然,海商與海賊都是一家人啊!
形勢越來越混亂,盯上自己的,又可能多了福建、軍方甚至是中書省的勢力。
債多不壓身,自己能成為別人眼中的香餑餑,不管怎么說,都是一種價值的體現。
且讓子彈再飛一陣子!
廣州城墻雖然破破爛爛,可是城內卻四處充斥著喧鬧的煙火氣。尤其是甄鑫他們住的西雁翅區,屬于南部商業區的一部分,更是熱鬧非凡。
來來往往,不僅商鋪林立,還能見到各色奇奇怪怪的客商。
包括金發深目的畏吾兒人,衣裳簡潔的黎人,瘦干精練的安南人。還有不少的全身如炭的黑哥,捧著大包小包的東西,緊緊地跟在一些裹著頭巾之人的身后。
看得眾人驚詫不已。
以及,隱于人群之中,總是從奇怪的角度關注他們的窺探者。
還有,四處可見,或窩在墻角,或蜷在路邊,或癱在臺階上,或蹲在角落中的乞兒。
到了廣州,自然得優先解決口舌之欲。
切粉、腸粉、河粉、糖環、云吞、燒麥、馬蹄糕、艇仔粥……
半條街還未走完,一行人的肚子已全呈滾圓狀。
今日一早,頗有誠信的大老潘讓人送來兩千兩現銀。甄鑫立馬覺得自己如今也是有錢人了,于是一路費用全包。
當然,不包括高寧……
那姑娘看著不在乎打扮,可是買起胭脂水粉、衣飾服裝,那根本就不看價格的。
在她的教唆之下,甄鑫不得不掏錢給其他幾個姑娘買了一堆的衣物。
把拎東西的史護衛,累得跟狗似的。
好在孫掌柜也算體貼屬下,隨手叫了個跑腿的,幫著史護衛,來來回回把東西運回去了許多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