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甘麻剌更難過的,是鐵穆耳。
指使前太子侍衛親軍,去刺殺一個南人,這事根本瞞不住老頭子。
若是刺殺成功,哪怕此人真的擁有皇家血脈,殺也就殺了,頂多被罵兩句。
作為蒙古人,有不殺自己兄弟的嗎?
當年,拖雷為了滅金之戰,親自領軍在前線拼殺,結果在得勝回師途中,被他的親哥哥賜了杯“療病咒水”后暴斃而亡。
窩闊臺之子貴由汗,因為對遠在欽察汗國的堂兄弟拔都不滿,發動親征。結果半途被拔都派人毒殺而死。
蒙哥汗雖然是死在南宋的釣魚城,可他的死因依然是個解不開的謎。按漢人的說法,誰會在蒙哥暴斃之中獲益最大,誰很可能就是背后的指使者。
然后,還有被擊敗之后囚禁致死的阿里不哥……
這種事,其實在習慣之后,也就無所謂了。
鐵穆耳相信,高高在上的老頭子,根本不會把這種事放在心上。甚至于只要自己有能耐讓甘麻剌暴斃,老頭子反而可能還會高看自己一眼。
可是讓人難以接受的是,給了賀威一百人馬,不僅沒殺死甄鑫,卻殺了五個怯薛兵。
別說暴怒的怯薛長月赤察兒,鐵穆耳自己都想去刨了賀家的祖墳。
但是這一次,老頭子對自己卻連一聲斥責都沒有。
這讓鐵穆耳心里,沉甸甸地難受。
福建行省不給自己,鐵穆耳倒是早有預料。眼見甘麻剌也沒撈到好處,鐵穆耳倒是暗暗地松了口氣。
只是直到現在,老頭子依然沒有明示要如何責罰,他是在等著自己主動的認罪嗎?
高興與史弼,福建行省連續任命的兩個漢人長官,本來應該感到開心的王巨濟與崔彧,臉上同樣沒有任何笑容。
先不說以南人身份派往浙江任職的葉李,高興與史弼雖然是漢人身份,卻都是軍中統帥出身,跟他們這些文官本來就沒有太多利益往來。而且這兩位,不屬于北地漢軍的任何一派。
自窩闊臺時代,便投附蒙古的山西劉黑馬、真定史天澤以及契丹人蕭札剌,在忽必烈時代盡皆開始沒落。
唯一還能保持些實力的史家,在攻宋之前,便全部放棄軍權轉為文職。襄樊之戰后,隨著史天澤去世,史家也同樣沒逃過被沒落的局面。
此后,濟南張氏、歸德邸氏、大名王氏、東平嚴氏、藁城董氏,一批漢人萬戶崛起,又迅速地衰敗。
作為當年攻打阿里不哥、助忽必烈奪得汗位的主力,北地漢軍始終被忽必烈牢牢操控,始終處于一盤散沙之中。
滅宋之戰,是漢軍的最后輝煌。所有人都明白,從此之后,想通過戰功來博取封侯拜相的機會,完全不可能了!
而那些躺在功勞簿上的漢軍統帥們,不僅得接受鳥盡弓藏的命運,還得擔心是否會遭遇到兔死狗烹的下場。
大殿之上的所有官員,或驚訝或惶恐,或緊張或失落。只有葉李始終不動聲色,只是微微地瞇起眼,陷入了沉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