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與小說里不同的是,全真教跟宋人一點關系也沒有。起碼在謝翱的介紹中,甄鑫聽不到他們對于故宋有一絲一毫的向往之心。
當然,這怪不得他們。
高宗南渡,大宋半壁江山全落在女真人手中。北地宋人自然便成為女真人轄下的百姓。為了更好地管治遠遠多過女真人的這些宋民,金國朝廷將其與生活在燕云十六州的漢人,統稱為“漢人”。
所有遺留在北地的宋人,始終處于極其尷尬的狀態。留給他們的道路只有兩條,一是成為順民,服從于金國的統治。另一個選擇是逃往南方,投奔茍存于江南的大宋。
在剛開始的那些年,南下的北方人被視為抗金的英雄而受到歡迎,比如岳飛。因為他們是真心的希望王師可以重新收復北地,并為此而不惜奉上自己的性命。
但是江南穩定之后,尤其是岳飛北伐被打斷之后,北地遺民開始對準備偏安江南的宋國失去了信心。而江南逐漸繁華的盛景,卻成為一些北方人改變困苦生活的希望。這時投奔的北地漢人,被稱為“歸正人”。
按朱熹的解釋,所謂的歸正人,是“中原人,陷于蕃而邪轉于正也”。屬于可使用,卻又不敢信任的那種人。
最具代表性的人,便是辛棄疾。在北方起兵后南下,失去兵權,只得了個江陰簽判的職位。自此處處被排擠,數次起落,郁郁而終。
這讓北方人從失望到絕望,也漸漸地接受了江淮南北,各屬于不同國家臣民的事實。
蒙古興起時,北地陷于連年的戰亂之中,全真教趁勢進入全速的發展時期。而讓全真教進入鼎盛之人,是極善投機的丘處機。
當年,已73歲的丘處機,遠赴西域覲見成吉思汗。還未曾涉足中原的成吉思汗,卻給丘處機畫了個天大的餅,令他“掌管天下的出家人”。
說丘處機是個金奸,大概一點也不為過……
但是全真教畢竟賭對了,開始趁機瘋狂地擴張。三十年時間,隨著蒙古軍隊占據中原,全真教也完成了在中原的全面布局。
在完全控制中原的局勢之后,蒙古將目光投向吐蕃。忽必烈更是早早地就得到吐蕃薩迦派的支持。
于是,全真道教在北方的地位急轉而下。
最主要的原因,當然是因為全真在北地的發展,已經到了膨脹而幾乎無法控制的地步。別說佛教徒,連儒學都受到了道教的壓制。
忽必烈依靠北地儒門的支持起家,自然不愿意看到這種不愿意投靠自己的勢力繼續擴張下去。于是,在蒙哥汗的授意之下,忽必烈主持了第一次的佛道辯論。
早在東晉之時,為了打壓影響力漸大的佛教,道家門徒寫了一本《老子化胡經》。主旨是當年老子在函古關留下五千字《道德經》后西去,化身佛祖宣教。意思是佛教的根源在道教。
為此,佛教徒忍受了數百年的屈辱。
來自吐蕃以辯經當作吃飯本事的喇嘛,再加上忽必烈手下一堆儒士的支持,道教在辯論之中慘敗。四十五部道經被焚毀,樊志應等十七人被迫削發為僧,二百多道觀及其產業,被劃歸佛寺。
宋滅之后,忽必烈一方面繼續打壓北地全真,同時卻開始扶持南方的道教。
八年前,忽必烈再次主持佛道辯論。這次,全真教敗得更慘,幾乎是被喇嘛們摁在地上死命地摩擦。
所有能搜得到的道經,全部焚毀并禁斷。各地道觀被毀,道徒被驅逐。
全真,自此一蹶不振。</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