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堂之上的信息,其實根本沒有隱秘可言。若不是松山躲著不見自己,這時候應該知道那些漢臣們的態度了。
甄鑫只好繼續問道:“你還知道啥?”
“兵馬一直在調動。雖然大都駐軍被派出了有十多萬,但又從上都調來了一些。如今皇城之內,可謂插翅難飛,想做些小動作,難度變得越來越大。
接下去,咱們應該怎么辦?”
甄鑫沉吟許久,緩緩說道:“那就按原計劃執行。”
原計劃?
李二牛一臉無助地看著甄鑫:咱們定了好多個計劃啊!
“跟著你的顯哥走吧。”
太好了!終于又可以回到顯哥的身邊。
李二牛剛剛燦爛起來的笑容,突然又僵在臉上,小心地問道:“那,我呢?”
“你當然要跟在新主子身邊啊。”
“啊?”
“要不然,誰給你發工資?”
問題是,我還是沒工資可拿啊……
雖然欲哭無淚,苦哈哈的李二牛還是必須得化悲痛為力量,繼續出去打探消息,為幾個主子鞠躬盡瘁。
朝堂上的消息很快便被送到。
這些天,日月島與甄鑫,終于成為朝堂上議論的重心。
蒙古軍方尤其是怯薛軍的態度一直很明確,主張直接將甄鑫就地斬殺,不計后果不考慮代價。
不得不說,這也許是最明智的做法,卻也是讓甄鑫與忽必烈都很討厭的做法——實在是沒有任何的技術含量!
中書省與尚書省對此事的態度,竟然難得的沒有相互拆臺,基本的意見是等佛事結束之后,或是等一百萬石糧食全部收到之際,再將甄鑫正式收押,并追究其在江南犯下的系列罪行。
至于發兵攻打日月島,皇帝畢竟已經派甘麻剌去云南組織兵船,不需要朝廷傷筋動骨地提供支援,自然也沒人會去主動討論此事。
漢臣們的態度就比較曖昧,沒有一個人包括姚燧在內,敢在朝堂之上公然表示支持日月島與甄鑫。當然也沒有一個人表態支持對于日月島或是甄鑫的制裁舉動。
這些人,被壓抑得太久了,久到已經不知道如何去反抗,如何去表達自己的意見。
有些人,大概是在觀望,等著皇帝做出最終的決定后再考慮自己的立場與意見。
有些人,則是想抽身事外,不欲將自己陷入這個泥淖之中。
不到忍無可忍的地步,其實大多數人更愿意過著茍且的生活。并給自己的無助增添一些所謂詩和遠方的妄想。
數千年來,從不曾改變。
只有姚燧,堅持讓日月島負責攻日作戰。
雖然這無非只是一個“拖”字訣,但到底讓朝堂諸公為之而心動。
在沒有朝廷任何支持的前提下,憑著日月島目前的實力攻打日本,所有人都認為只有一個下場,那便是送死!
不用朝廷費上一兵一卒,就能將日月島的隱患消弭于無形之中,這自然是最好的結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