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半的大都城墻,顯得分外的落魄,如同一個未老先衰的婦人,無人賞識而獨自哀憐。
與她相伴的,只有涼意漸起的秋風與城外一望無際的枯草。
一個更顯落魄的身影,自枯草叢中,跌跌撞撞地摸向城門口。
“誰——”被驚醒的城門守卒,懶洋洋地問道。如例行公事般地甩出長槍,捅向黑影。
“別、軍爺別捅……”黑影驚叫道:“我是梁王府上的李二牛,不是賊人。”
“梁王府上?”守卒根本不想多問,搖搖長槍說道:“給老子滾一邊去!”
“我、我要進城啊……”
“再不滾,我真捅了!”
李二牛只好閉上嘴,縮至墻根,找個凹下的小坑蹲下,繼續往臉上糊著鼻涕與淚水。
西北一行,李二牛只享受了半個多月的溫馨,卻又被迫重返可惡的江湖路。
原以為可以在那里一直賴到前往吐蕃的顯哥回程,卻被甄公子連罵帶踹地趕回大都。
命苦吶……
只是李二牛也知曉自己在趙復臨終之事上犯了個大錯,雖然心里不舍,卻也只能以最快的速度趕回大都。
瞧著周邊已經沒什么人影,李二牛順著墻根往東南角摸行。找到一個小小的豁口,熟練地爬行而過,就此翻入大都城。
回大都第一站,自然便是到太極書院,確認那臨終的趙復到底是死是活。
李二牛摸出幾根布條,綁緊自己飄落的褲腿,便化為一只肥碩的貍貓,順著陰暗處,輕身向太極書院潛行而去。
佇立于東南城角之處的太極書院,靜謐而肅然。
有數個衙役正懶洋洋地抱刀蹲守于書院門前。
李二牛繞到書院后墻,尋到一個狗洞,費了半天勁,才將自己塞進去。
趙復的草屋就在不遠處。
透過半閉的屋門,可以看到堂屋已經成為一個靈堂。
中間掛著一個凄慘的“奠”字,供桌上擺著數碟果品,兩根粗大的白燭忽閃忽滅。
桌前,跪坐著兩個學子,正默默地往火盆之中,慢慢地投入一些紙錢。
果然涼了……李二牛心里跟著拔涼,縮著身子從狗洞退出書院。
轉眼,便消失于夜色之中。
……
天下大勢,浩浩湯湯。一波未平,一波再起。
魚的記憶是短暫的,其實人的記憶也未必好過多少。